秋季养生也要分阶段进行的!!!

2016-12-28 18:18 来源:网友分享

  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萧条,空气干燥,这给人体健康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也有“多事之秋”的说法。

  提醒读者,秋季养生也分早中晚。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

  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

  俗语说“热在三伏”,而末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

  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可以多吃清暑祛湿的食物,如黄瓜、豇豆、西兰花、鸭肉、莲藕等。

  推荐药膳:葛根荷叶瘦肉汤

  猪瘦肉250克,鲜葛根250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

  把全部食材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再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中秋

  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这个时期人体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

  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推荐药膳:洋参荸荠饮

  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

  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

  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晚秋

  防燥又防寒,情绪要乐观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

  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偷袭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宿疾者,则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要特别注意调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推荐药膳:鲫鱼汤炖甲鱼

  甲鱼一只,鲫鱼3条,火腿片、香菇片等调味品适量。

  甲鱼洗净焯水后放入炖锅中,加入火腿片、香菇、姜蒜;

  鲫鱼洗净后,锅内加猪油,将鲫鱼过油煎,加水、姜葱,用大火煮至浓白;

  将鲫鱼汤倒入炖锅中,同甲鱼继续煎煮一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

  甲鱼有滋阴凉血益气的功效,在秋冬时节常吃甲鱼,对身体有补益作用。

扩展阅读:


一、秋燥的预防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 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