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19:10 来源:网友分享
“长夏”指农历的6、7月份,气温高、湿度大、即使到九月秋初,依然闷热难耐季节,现代出现个时髦的词儿称为“桑拿天”。长夏,延于盛夏止于秋凉,占一年的中央时段,大多数的农作物在此时转化成熟,孕育籽实。故长夏的生化作用为“化”,其五行在天为湿,在地属土,应于人体脾胃系统。
由于长夏天热,人体阳气外泄多,故而中寒脾胃虚弱,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流行消化系统传染病等。脾喜燥恶湿,当气候过湿,则影响了脾的正常功能,会导致循环、内分泌、血液、泌尿、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人体抵抗力也会减低。因此,长夏的养生重点是养护脾胃。
那么湿热是怎样产生的?
大家都知道,夏至(大约在6月22日)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中医称为天之阳极,也是天文学上夏季的开始。日光虽然最多,但气温并不是最热,而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出现在大暑(7月22日)以后。同理,中午12点的太阳升至最高点,但是一天中气温的最高点却延迟到13点以后。这就是《内经》所谓天地相差“三十度有奇”,即地气晚于天气的角度是30度多些。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向北运动到达北回归线后又折返,使得热能在北纬地表面蓄积,引起地表的水分加快蒸发,形成较厚的云层,将热气和湿气一起笼罩起来。如果没有风及时将云雾吹散,人们就会觉得烦热胸闷、皮肤粘腻、身困体沉。
人体的脾胃位于身体的中央,脾胃和三焦构成人体上输下传的太极枢纽,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人降生以后食物就成了主要的能量来源,脾胃承担着消化食物,供应营养的作用,如同土之厚德养育万物,如长夏之“化”的作用,所以中医把脾胃定为后天之本。
土旺四季,脾主四肢肌肉。脾胃功能好的人,则肌肉强壮、健康、少病、长寿。中医所称的“正气”、“中气”都是来自于脾胃之气。《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指人体抵抗外邪入侵,保持内环境稳定的基础物质和功能活动,是健康的保障(西医也认为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人有脾胃之气则生,无则死就是这个道理。
脾的功能在人体最多,主病也最多。除了主消化,主运化水湿,主四肢肌肉还主统血。如果脾的功能失司,首先会出现腹胀、食谷不化、腹泻消瘦、乏力;中焦阻塞则体液的循环就发生障碍,肾水不能上达于心火,就会造成上火下寒,上干下水肿的情况;脾失健运,则毒素堆积、体液外渗,形成虚胖及水肿,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病等症状。脾不统血则会发生各类出血性疾病(西医学也认为脾与血液有形成分的调节有关,当血小板减少及血液疾病时会出现脾肿大);脾的供养不足,还会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萎缩的疾病。
我们在经络测量中发现,初患感冒的人,如果胃经虚,脾经出现失衡,则预示着病情会加重,病程迁延难愈。对晚期癌症的患者观察统计,凡是胃经、脾经(后天之本)、肾经(先天之本)的能量一息尚存者,绝大多数人是可以转危为安的,有继续生存的机会。其中还发现放疗和化疗后,脾经、胃经、三焦经和肾经是受到伤害最严重的经络,可以急转直下,临床上伴有恶心、厌食、口干、脱发(头发属肾所生养)等。
长夏暑夹湿的气候特征,大致可导致三种灾害情况:一是湿热并举,二是火热无雨出现旱灾,如江西、湖南、广西北部、新疆等地持续高温干旱,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无收。三是雨湿太过发生水患,如中国、南亚、菲律宾、朝鲜等多国和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长夏湿热也相应于人脾,除了纳差、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的共有症状以外,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感受湿邪之后也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湿遇阴虚风火偏旺体质的人,则湿热困于中焦,天地阻塞,肾水不达心火,上焦虚火灼伤肺金,口干,咽喉异物感,干咳不愈,中老年人还加重虚火上头的疾病,如高血压、血虚头痛、睡眠等;诱发风湿性的关节疼痛、肝胆疾病、精神抑郁等。
二是湿热遇土气偏重体质的人,则湿上加湿,阻碍了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湿性重浊,留于肌肤,可引起身体困倦,肌肉无力或萎缩,虚胖,器官组织的水肿,皮肤浮肿等;湿困脾属的内分泌腺体,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湿在局部的积聚物中医称为“痰”,现代称为肿瘤,因此,不能及时化痰排淤,就是养癌为患。
三是湿遇素体阳虚怕冷的人,则因水主寒,流于下,寒主凝滞收引,土克水实为限制水的流动,水不流则腐,故加重下焦(肝肾)系统的疾病,如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疾病、不孕症、卵巢子宫的肿瘤,及下肢的水肿、溃疡、骨关节的疾病与疼痛等等。
自然界的“少阳”春气,起于冬至30天以后,阴极一阳升的初春。春属木,系肝胆,人身的“少阳”主人之元气生发(《内外伤辨》),如太阳东升之势。三焦相火,根于肾,寄寓肝胆,故人之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现在流行的脾有“升清降浊”之说是不妥当的,因为长夏位于夏至30天后一阴生之地,如日落之势,故脾气“降浊”可以,何来的“升清”功能?殊不知“升清”乃是少阳之功能,张冠李戴,误人子弟!湿属阴,热属阳,故临床上常见所谓“虚不受补”的体质,上热下寒,内热怕冷,口干却不欲饮,咽热喜冷但胃恶凉食等等寒热混杂的表现,绝大多数都与湿困中焦,导致天地四塞、水火不济有关。许多疾病久治不愈,越治越重的原因,首先是没有运气学的知识,不懂阴阳升降之理,不知人的体质因素。因此,不能调理好脾胃,就不算是好中医。
长夏出现的三种气候:湿热并举、火热干旱和雨湿洪涝,应于人体,必然因为体质的不同而诱发多种病症表现,故疗养的方法也因人而异。
由于脾土位于中焦供养五脏、恶湿怕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所以长夏脾胃之患引起的五脏功能障碍,是中医最复杂棘手的临床问题。中医治疗的原则方法:
1.湿热并重: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可有人感到四肢困倦、沉疼、懒于动作,神疲乏力,胸满气促,身热心烦,胸骨后或心下堵塞感,小便黄而频数,大便溏(稀软)次数多,口渴或不渴,自汗和汗少,不思饮食等。
《脾胃论》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六一散等清暑利湿醒脾之品可据情选用。(清暑益气汤: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炒神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
2.火热太过:必伤脾胃之阴,其主要症状为不思饮食,食后腹胀、痞满喜按,甚则嗳气恶心,呃逆干呕,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手足烦热,心烦怕热,睡眠,神思恍惚,口干不欲饮或口渴引饮,可伴有面色萎黄,唇淡唇干,皮干瘙痒甚至皲裂,发焦、便秘和溏泻等等。
补脾胃之阴可用的食疗方法很多:西瓜素有“白虎汤”之称,可以消暑,但不宜从冰箱中取出立即食用,而应放置同室温时再食。药用方法有:白虎汤、脾阴煎、胃阴煎、益胃汤、《温热经纬》的清暑益气汤、《温病条辨》的清络饮等方子。
3.脾胃寒中:盛夏阳气在表,故多脾胃寒中。《内经》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所以当遇到过食冷饮,异地水土不服,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腹痛腹泻,藿香正气丸可以是居家旅游暑天必备之药。
几种药粥护脾益胃配方:
莲子、绿豆、白扁豆、薏米等量加水煮;银耳、百合、绿豆、枸杞子各 20克 ,雪梨一只,糯米 100克 加水煮粥;山药、茯苓、红枣各 50克 ,炒梗米 250克煮粥。
生蒜泥 10克,糖醋少许,饭前拌食,具有醒脾健胃,预防肠道疾病的功效。山楂条 20克 ,生姜丝 5克拌食,也有消食开胃止呕的功效。
温脾法: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 15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或以艾条温灸脐周及足三里,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健脾按摩法:可经常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腹部21次,然后用右手指从胸骨至耻骨上,边顺时针方划小圈边向下按摩21次,伴有胁肋痛的人,可用双手从乳房外侧按摩身体两侧,长期坚持,必获奇效。
饮食
寒湿困脾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生姜粥:粳米50克、生姜5片捣烂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宜温服。
2、仙术汤:将苍术500克、茴香60克、炙甘草60克、干红枣500克(去核焙干),共研细末,加面粉500克、盐120克共拌匀炒热,晨起开水冲服50克,每日一次。
3、获苓粉粥:白米30克,先煮沸后放入去核红枣7个,粥煮好后再加茯苓粉30克,搅匀熟透加糖少许。
寒湿困脾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多喝水。
2、 饮食宜清淡。
3、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
寒湿困脾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食辛辣食品。
2、忌烟酒。
3、饮食勿过苦寒、生冷。
4、忌食肥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