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 14:14 来源:网友分享
1.物理治疗。避免变应原和刺激物。蒸气吸入和盐水喷雾或吸入:可使鼻充血暂时减轻和增加气流。运动:可使鼻气道阻力减少,减轻鼻塞。
2.抗组胺药。对喷嚏、鼻痒和流涕有效,而对鼻充血致鼻塞无效。新的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嗜睡较少见。
3.减充血剂。鼻用减充血喷雾剂和药水有新福林、羟间唑啉和麻黄碱等。婴幼儿用得过多易兴奋、哭闹不眠。连续使用在停药后易出现药物性鼻炎。
4.抗炎剂。局部用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 对喷嚏、清涕和鼻痒较鼻充血效果好,但较重病例效果不及鼻用皮质激素。鼻用皮质激素 鼻内存在感染时应停用。国内有伯克钠(含二丙酸氯他米松)、辅舒良鼻喷剂(含氟替卡松)等,皮质激素的效果发生于几天到几周后。不主张往鼻甲注射皮质激素因有导致视力丧失的危险。口服或肌注皮质激素只在鼻用药无效时短期使用。
5.抗胆碱药。长期局部用爱全乐较安全。
1.特发性鼻炎。过去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有时稍一碰触鼻子便可引起闪电式发作,发作突然,消失快。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但鼻内多不发痒,口服感冒药物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如遇冷热变化、体位变化(起床),情绪激动时可诱发本病。
2.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症状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相似,虽病因未明,但与过敏无关。患者经常出现间歇性鼻塞伴喷嚏连连,大量浆黏液性鼻涕,常有头晕耳鸣、乏力、阵发性咳嗽等全身症状。
3.感冒。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经常会以为自己感冒,两者区别是后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并可发现鼻腔黏膜十分红肿。
4.血管运动性鼻炎:患儿有时稍一碰触鼻子便可引起闪电式发作,发作突然,消失快。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鼻内多不发痒,口服感冒药物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如遇冷热变化、体位变化(起床),情绪激动时可诱发本病。
5.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多:症状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相似,虽病因未明,但与过敏无关。患者经常出现间歇性鼻塞伴喷嚏连连,大量浆粘液性鼻涕,常有头晕耳鸣、乏力、陈发性咳嗽等全身症状。
1.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以鼻黏膜拭子涂片染色,然后仔细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5%有助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但对3个月以下的幼婴不具诊断意义。
2.皮肤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包括划痕、点刺及皮内试验等),是明确病因的一个安全而简单的方法,且出结果快,很有实用价值。但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其他检查解释皮试的结果。经上述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可进行眼结膜和鼻黏膜激发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病因诊断。由于前者出现的症状明显,痛苦轻微,特别适合于幼儿。
3.变应性鼻炎激发试验。用于病史不明确或直接皮试阴性而需进一步排除者。鼻黏膜阳性的标准是:变应原激发后数分钟内出现喷嚏、鼻痒、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至少有两个症状)。鼻黏膜苍白、肿胀。鼻腔阻力增加(>25%)。鼻分泌物嗜酸细胞增多。凡有上述标准和上述项中任一项者可认为激发试验阳性。
4.体外试验。血清总IgE测定:在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儿,总IgE稍有升高就提示很可能有变态反应性或寄生虫感染,而特异性IgE的检测则对明确病因有好处。鼻分泌物中特异IgE测定。抗原诱导白细胞组胺释放等。
1.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四大主症是:连续打喷嚏、鼻内奇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涕)及鼻塞。常年鼻炎发作患儿以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患儿多在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和夏秋交替时节易发作频繁。鼻痒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患儿经常用手指或手掌揉擦鼻部。
2.过敏发作期还会出现眼部过敏症状如结膜发红、发痒、流泪。鼻塞严重需要经口呼吸,有的变应性鼻炎的患儿会伴有头昏、耳闷、头痛。2~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诱发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年龄。呼吸道过敏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常见合并症:结膜炎。有眼痒、流泪,或伴有结膜充血、水肿,偶尔波及角膜。鼻窦炎。目前认为1岁以上就可能患鼻窦炎,常伴发于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岁前合并者罕见。
3.鼻痒(小孩经常揉鼻子)、鼻涕(多为清水样鼻涕,合并感染时为脓涕)、交替性鼻塞(经口呼吸造成咽干、咽痛)。鼻腔不通气,耳闷,头昏,头痛。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眼眶下黑眼圈。嗅觉下降或者消失。患儿由于经常揉搓而在鼻尖和鼻背下方出现横行皱纹过敏性皱褶。儿童可由于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向上揉鼻子出现过敏性敬礼症。
温馨提示: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