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15:24 来源:网友分享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噪声环境下出现听力疲劳。因为听觉器官是接受声音刺激的,机体必然会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当这种刺激太强时,如超过90分贝,就能损伤听觉器官,也就是损伤螺旋器的毛细胞。这时,即使离开了噪声环境,在安静之处,耳朵里仍会嗡嗡作响。这种耳鸣反过来又掩盖了听力,此时如与人交谈,会感到听不清对方爱说什么。待过一段时间后,耳鸣消失了,听力才得以恢复,这就是听力疲劳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长时间在强烈噪声环境下工作,螺旋器毛细胞经常暴露于噪声刺激下,就会引起毛细胞破坏,发生退行性改变。病变程度与噪声的强度、频率、工龄长短有密切关系。
由于最先受影响的是语言频率以外的高频率,也就是生活对话不常用的频率。因此,在平时的语言交谈中,不会感到听力不好,数年后逐渐发展到言语频率内的听力衰退,才渐渐感到耳聋。
如果发现自己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或者觉得自己持续一段时间有耳鸣的情况就应该注意了。尽快给自己安排时间去做一个专业的听力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
噪声性耳聋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
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最终普遍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
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
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
噪声性耳聋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适当的调理就能恢复正常的听力,但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耳聋,需要患者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听力,但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尽早治疗。专家提醒:如果在声音较大的场所工作,可以给双耳塞上少许棉花,能很好的预防噪音污染,对耳部的保护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1、耳部隔音
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2、控制噪声来源
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装吸音材料;机器安装密度宜稀散些;机器与地基之间,金属表面与表面之间用适当的充填材料;管道噪声用包扎法防声,气流噪声可用消音器或扩大排气孔等。使噪声缩减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85~90dB)以内。
3、减少接触时间
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4、卫生监护
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分为中医药治疗和西医药治疗两种。一般药物治疗都是针对噪声性耳聋级别较低,病情较轻的患者。中医药治疗采用的是中药的药物治疗。如采用活血祛瘀、通络开窍的中药治法或是再配合针灸治疗等。而西医药则是通过西药配合中药的注射疗法。虽然这两种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是它们的疗程短,见效慢。并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噪声性耳聋。
2、物理治疗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物理疗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已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物理疗法有微波治疗、高压氧治疗、离子导入法、高频电磁波局部照射法等。物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耳部微循环、促进药物渗透,通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改善听力。物理治疗一般是适用于老年人或是病情处于中、轻度噪声性耳聋的患者。
3、手术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治疗有:听力重建手术、鼓室成形术和人工耳蜗植入等。比如: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的噪声性耳聋患者,手术疗法效果显著。但是对于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疗法,费用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所以患者普遍不会采用这种疗法。手术疗法要求精确、严格,需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一流的医师团队相配合,所以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愈效果。
4、综合治疗
噪声性耳聋病因复杂,临床上许多患者产生噪声性耳聋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起,所以在治疗时仅用药物疗法和中医疗法等单一疗法很难彻底消除患者发病原因,达到彻底治疗噪声性耳聋的目的。所以,耳聋专家建议,对于噪声性耳聋应遵循综合治疗模式,多管齐下,彻底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