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畸形怎么办 教你认识什么是小耳畸形

2016-09-28 14:58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耳畸形听力重建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绝大多数外耳道闭锁,父母带着孩子就诊时最关心的往往是听力,认为孩子患侧耳朵是全聋的,或者认为只要在皮肤上开一个洞就能完全恢复听力。对此,医生要从耳部的胚胎发育来解释听力问题,纠正他们的错误概念。
  在胚胎发育上,中耳与外耳主要来自第一、二鳃弓组织。5周的胚胎时,耳廓在这两个鳃弓上以6个小丘的形成出现,而内耳则出现于3周的胚胎,来源于外胚层组织。由于组织来源不同,小耳畸形患者主要是外耳与中耳的发育畸形,内耳往往并不累及。而声音传到人的内耳有两条途径,通过外耳到中耳再到内耳的途径称为气传导,小耳畸形气传导障碍。声音震动颅骨传到内耳的称为骨传导,小耳畸形骨传导存在,对大的声音能够听到。
  一般来说,单侧小耳畸形的患侧大约有40%的听力,再加上健侧听力正常,除在判断方向上稍差外,对语言发音及平时生活并无多大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是否进行外耳道成形增进听力手术,历来有所争议,其主要反对理由是手术并发症多、提高听力的程度甚微且往往不持久。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展,耳科医师多倾向于手术。耳科医师和整形医师在手术的先后上也存在着分歧,再造耳缺乏弹性,会影响耳科医师手术操作,但外耳道手术后常使乳突区皮肤产生瘢痕,影响整形医师充分利用该处皮肤进行耳廓再造,但只要再造耳的位置留好,对有经验的耳科医生也能在耳郭再造手术后进行听力重建手术。
  听力手术要求乳突气房发育,以使有足够的间隙形成外耳道。当乳突气房发育不良时,外耳道的形成就困难,因为其前面的颞颌关节不能被改变,上面鼓室很低,后面乙状窦位置前移,下面有面神经。正常情况下,在乳突中形成外耳道进入中耳腔的通路几乎不存在,因此气房不发育者,不宜行耳道成形术;另一方面,对于气房发育良好者,虽可行外耳道成形增进听力,但笔者认为重建鼓膜应用的自体筋膜并不是组织移植,而仅是一种帮助愈合的生物性敷料,术后易发生感染流液等复杂情况。外耳道是在去除部分乳突骨质和气房的基础上形成的,鼓室成形术后患者即有形成瘘的倾向。术后初期移植的皮片在骨面生长良好,耳道表面也逐渐变平光滑,但以后随着皮片的收缩,中耳腔或剩余乳突气房的黏膜会长入耳道内,黏膜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慢性持久的分泌,刺激周围组织引起慢性炎症,每逢患者感冒就会产生脓性液,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处理相当困难。
  正常生理情况下,乳突气房内的液体通过咽鼓管向外排放,手术的干扰改变了这一正常流向,瘘的形成使其反向流至耳道内,因此这样的手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生理的,把干耳变成了湿耳。预防该并发症的方法是:外耳道应尽量做得宽大,接近乳突根治术时所形成的腔,术中注意保持中耳腔黏膜完整,以维持乳突一咽鼓管排液系统不受影响,耳道壁尽量用皮瓣覆盖等。但完全做到这些困难较大,过于宽大的耳道不但外形丑陋,而且影响耳廓再造。因此虽然恢复听力对患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对单侧小耳畸形、健侧听力正常的患者,要权衡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流液、再造耳道内要经常清除皮屑的麻烦,以及对某些体育运动如游泳的限制等。是否值得同时进行目前提高听力不甚理想的中耳手术,应慎重考虑。
  总之,对于双侧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外耳道成形增进听力的手术。但对于单侧小耳畸形的患者,笔者的经验是进行部分外耳道成形,深度在1cm左右,不进人中耳腔,尽量用局部皮瓣向内翻人覆盖之。手术基本上没有改变乳突一咽鼓管流向,故术后无感染流液等并发症,这样患者虽未增进听力,但因耳屏后方有了“耳道”这一结构,心理上能得到一定的满足,也可使再造耳的外形更加完好。

二、耳的听觉是怎么形成的

  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构成的传音器和内耳感音、平衡器所组成。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器官,内耳有感受声音和位觉的感受器,是听、位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鼓膜的振动再引起三块听小骨的同样频率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以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听骨链的振动引起耳蜗内淋巴的振动,刺激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位听神经由内耳中的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组成。
  听觉和位觉(平衡觉)器官。通过耳,动物可感知外界声音信息和本身躯体位置,借以交往、寻偶、避敌、捕猎和保持身体平衡。耳的形成和逐步完善是动物进化的一种表现。不同动物耳的结构有很大差异。脊椎动物中原始类群只有内耳,主要起平衡身体的作用。软骨鱼内耳中有椭圆囊、球状囊和半规管,兼有一定听觉功能;大多数硬骨鱼内耳中有听壶,由于没有鼓膜,经借助侧线器官可感受水中1000赫以下的声波。两栖类中的蛙和蟾蜍已产生中耳,具有鼓膜和耳柱骨。声波对鼓膜的振动通过耳柱骨传入内耳,引起椭圆囊及听壶中感受器的兴奋。还有耳咽管通过咽腔平衡鼓膜内外的压力。

三、耳朵与脏腑经络联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则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聪慧;若肾精亏损,则髓海空虚,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老年人听力多减退,即与肾中精气减衰有关。
  在肾主耳理论的机理探索方面,唐容川《血证论》引陈修园之语说:“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从脏腑相关理论看,这一解释有一定道理。王清任
  《医林改错》力图从解剖学角度阐明耳与内脏联系的途径问题。他说:“耳孔内小管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而肾藏精生髓通脑,且肾脉贯脊,督脉属肾贯脊络脑,故肾气完全可通过肾脉、督脉上达于脑,而后输精于耳窍。唐容川对此作了概括:“肾主脑髓,耳通于脑,路甚直捷,所以肾开窍耳也。”(《医经精义》)。肾通过脑髓与耳联系的认识,较为合理地说明了肾主耳的机理和途径所在。
  中医学的有关资料中,几乎均将耳鸣耳聋作为肾虚辨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人们发现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有耳鸣耳聋症状。作肾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的病人常有听力损失。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耳毒性抗菌素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而抑制肾功能的利尿剂也可引起耳蜗损伤。有人在实验动物中比较卡那霉素对肾、耳、肝、脑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发现该药对肾与耳蜗具有共同的特异性作用。现代医学发现,肾与耳这两个相距颇远的器官,在解剖组织结构和酶的含量与分布方面,在水和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以及对某些药物的药理反应上却有类似之处。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认为醛固酮、铁、钙、甲状腺素等为肾开窍于耳的物质基础,中医肾虚证的听力学改变规律及机理、氨基甙类抗生素肾毒性与耳毒性的关系,中医补肾方药在耳科应用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资料,为肾耳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怎么按摩耳朵保健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体各部位在耳廓的分布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具体投射区按摩方法如下:
  1.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内火上炎而致齿耳肿痛,或面部生疖时,可用双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双耳发红发热。每日2次,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作用。
  2.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此处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心脑肺和血液系统有补益作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每日3次。
  3.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处有助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4.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耳轮顶端凹陷处叫足趾,颈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5.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的上缘为上尖端处,按摩此处有退热、镇痛、消炎、降压的作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耳鼻喉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