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09:36 来源:网友分享
■ 核心提示
同是疑似蜱虫咬伤,山东蓬莱的患者要做数十到上百项检查,花费数万元;在河南商城,患者则可能花费几千元―――因尚未分离出病原体,医院对疑似蜱虫传播疾病的治疗,体现出强烈差异性。
而因财力、人力有限,基层防控体系对于疑似蜱虫传播疾病的宣传、防控尚有诸多无能为力,也使得当地疾控部门难以全面掌控。
对此,有关专家和基层防控人员均呼吁,希望国家尽快将疑似蜱虫叮咬所致疾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并由财政进行帮扶。
曲清香是蓬莱市北沟镇南王绪村农民,以种植葡萄为生,一年收入一万多元。
今年6月20日,她在葡萄地里被蜱虫“咬”了一口。这一口,咬掉了10年的收入。
2米多长的账单,100多项检测。
在蓬莱市人民医院重症室住院25天,共花费11万3千元治疗费,64岁的曲清香这才“蜱口”脱险,保住性命。
曲清香不明白为何要检测100多个项目。而她所用的多西环素为何在河南可以报销,在山东则不能。
9月10日,山东省卫生厅通报关于蜱虫的问题。该省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其中,蓬莱市26例,死亡6例。部分病例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从河南、江苏、安徽等地通报的情况来看,该病病例出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且今年通报的死亡病例高于往年。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卫生部门强调该病可防可治,不过在此病的确诊治疗过程中却暴露出基层卫生防疫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宣传预防、如何诊疗,甚至药品的报销范围等,均待规范统一。
高额诊疗费与无法确诊
曲清香通过新农合报销了2万5千元,但她和老伴仍为8万多元的债务发愁。
在蓬莱,遭遇高额诊疗费的不只曲清香一人。
皂户于村于佩河,花费10万元后死亡;北李庄村鲁永华,花费5万元后死亡。
今年7月,铜井村85岁的老太太马淑玉,也在蓬莱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14天,花费4万多元。
检查做了70多项,用了各种药。后来每天要补充4个血小板,一个1400元。
家属决定放弃,回家准备后事。“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到后期住院一天5000多,当时人已经没意识了,我们又拿不出钱。”马淑玉的女儿王桂明说。
放弃治疗的马淑玉,回家后却逐渐苏醒过来。她吃了外孙买来的维生素营养品后,身体开始康复。
蓬莱湾子口村的蔡云芳则没那么幸运。7月22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4天后,蔡云芳死亡。共花费12418元,其中检测与化验费合计4000多元。她也接受了70多项检测,包括血清、巨细胞、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毒检测(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等。
记者采访中,多名疑似蜱虫叮咬患者的家属,对一些医院动辄几十项的检测提出质疑。这些患者的化验、检测费占到治疗费一半左右。
当地一名乡镇医院院长介绍,因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无能力治疗,蜱虫咬伤患者只能去蓬莱市人民医院。他做过调查,每个治愈病人平均花费3万到4万,死亡患者花费则在6万以上。他说,蓬莱山区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
而记者了解到,在同为蜱虫重灾区的河南商城县,病患的医疗费用一般在数千元至一万元左右。
商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德强说,一般而言,除非有严重的并发症,治疗疑似无形体病可以控制在几千元之内。
被质疑“天价诊疗费”,蓬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秦焕玉认为,如此多的检测是必需的,“因为病人多有高烧不退症状,我们要先检测是不是霍乱,是不是非典,是不是禽流感,等等。”
秦焕玉承认这种检测的花费很大。他说他们 (微博)也没办法。因为分离不出病原体,就无法确诊,也没有特效药,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可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管炎。某些昆虫如蜘蛛,体内含有大量的毒素,除了引起普通的皮疹样改变外,还可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毒蜘蛛有一对角质蜇,可以射出含神经性蛋白毒的毒液,毒液进入血液循环可以直接麻痹神经,造成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如果毒性巨大者可直接累及到呼吸肌,造成呼吸肌麻痹、窒息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