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17:48 来源:网友分享
家庭医生签约制是当前社区卫生中心倾力推广的服务形式,生病了,打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疑惑了,约个时间,医生贴心讲解,您身边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位健康“小管家”呢?对于这位贴心“小管家”您又有几分了解呢?
调查发现,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的便民服务形式普遍兴趣较高。28.1%居民看中于日常的健康教育与咨询,22.8%着重于个人健康管理规划,10.5%倾向于预约医疗门诊服务。并且,78.3%的居民表示愿意每年花费2000元左右费用来签约家庭医生。可见,家庭医生在社区居民群体中可谓“前景广阔”。
然而,当问及“您生活中是否有接触过家庭医生这一行业”时,73.9%的人士表示从未接触过,21.7%表示通过亲朋雇佣而偶尔接触,仅有4.3%的人士会经常接触这一行业,表示曾经或正在雇用家庭医生。可见,尽管居民需求度较高,但现实中其与家庭医生这一行业的“距离感”却依旧存在,社区家庭医生的普及率明显偏低,家庭医生签约率也“一度走低”。
在多数社区居民的眼中,家庭医生即是欧美影视剧中“上门医生”这一职业的“中国版”,其印象与认知大多局限于“上门问诊”,而事实上,“上门”并非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国外“私人医生”不同,国内家庭医生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家庭健康“小管家”的角色,为社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在家庭医生的服务项目中,向三甲等大医院提供转诊服务本应是最有“内容”的一条。但在现实状况中社区转诊也仅限于咨询病情、挂专家号,不包括预留病床,且这种合作,也并非是政策层面要求的。事实上,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能量,无法承诺为病人转诊的需求,这无疑又降低了家庭医生的吸引力,放慢了家庭医生签约制的脚步。
此外,家庭医生类人才的普遍缺乏,“人岗”的严重不匹配,全科医学教育的相对落后等现实问题,都使得家庭医生这一行业,在居民生活之中“无用武之地”。
如何让家庭医生“派上大用场”?上海市徐汇区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长朱兰女士表示,明确家庭医生服务定位是基础,健全运行机制是保障,引进、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加强基层医师培养是支撑。在引进效仿国外成熟案例的同时,更要结合内情,加大社区宣传,形成居民共识,树立家庭医生“亲民化”形象,让家庭医生真正的走向“民间”,走进“民心”,当好居民的健康“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