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控股预告Q3继续亏损 PBM盈利能力待解

2016-10-17 14:4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16日讯 10月12日晚,海虹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亏损态势依然没有得以逆转,预计亏损8500万元-90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9700万元。

  海虹控股方面表示,业绩预告亏损预计原因是加快大健康产业布局,大力推广医保基金第三方基金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创新服务型商业保险产品开发、TPA服务项目等。公司大健康产业投入加大,人员需求不断上升,致使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大幅增长。

  海虹控股董秘办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认为这一亏损在合理范围内,公司主营业务PBM(药品福利管理)前期大量投入,今年下半年来自商业健康险公司方的收入有望进账,亏损状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2009年之前海虹控股主业为医药电子商务,帮医院进行互联网集中招标采购,顶峰时期这个业务规模覆盖了26个省,每年线上交易额大约为1600亿,占该领域70%左右的市场。之后,国家把医院药品集采的第三方的权利收回,海虹控股开始转型。2009年开始,海虹控股和世界最大的PBM公司ESI合作在中国推广PBM业务。截止今年6月30日,公司医保控费业务覆盖全国24省/直辖市的近200个地市,服务人群累计达8亿,审单量累计突破160亿份。

  覆盖率不代表盈利。据海虹控股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减-26.10%。

  PBM业务核心是通过“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提高医保基金的监管能力,即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直指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甚至“骗保”等行为。海虹控股人士表示,数据库中涵盖药典、诊疗规则、报销规则等,数据人员随时进行更新,而这些规则来自地方医保或国家医保,使用智能化系统审核的方式用药情况。

  “湛江模式”2.0版本是海虹控股的骄傲。2015年6月,湛江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招标引入海虹控股下属子公司广州中公网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双方签署《湛江市医疗保险第三方服务委托协议》,并成立“湛江医保第三方支付评审服务中心”。该协议中包含7大类:个人健康档案、医保智能终端服务、个人就医辅助、异地就医、就诊指导、医药谈判机制、基金监管服务。国海证券认为,海虹控股的布局“湛江模式2.0”的核心是卡位资源变现,这个卡位资源体现在公司从单纯为政府提供控费的公司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医保费用管理第三方。

  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社保控费压力加大。目前全国社保累计结余约有4000亿元,但各地不同,有些地方社保已经穿底,有些则能维持或尚有盈余。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对记者表示,医保控费最大问题在于医改本身还未深入彻底,一方面是整个医疗机构、医生行为还有一定扭曲,过多使用贵药、重复检查的情况还未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医保费用管理人员的费用不从医保机制支出,使得控费人员不足、缺乏专业经验等,另外医保支付方式还没有根本变化,仍然以项目付费为主。他认为,PBM模式在一些地市已经略见控费成效,但模式本身存在盈利困境,医保没有专门经费支付这部分费用,如果模式继续下去,要有收费来源。

  PBM业务迟迟未给海虹控股注入营收。长江证券研报显示,PBM的盈利点包括:收取地级市统筹单位收取年服务费、收取医院安装PBM前置审核服务费、新健康流水平台管理费等模式。董秘办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坚持以医保智能审核为业务切入点,并不断探索与医院、商业保险公司及药品厂商的合作,增加盈利点。

  而作为主营业务,海虹控股半年报中表示,PBM尚处于发展初期,公司未制定具体经营计划。对此,公司表示,公司作为行业的领跑者,业务发展从一开始只做控费审核到第三方模式的突破,业务模式伴随着业务推进逐步完善,在进度上没有办法做出很明确的计划表。

  海虹控股认为其做PBM业务的核心能力人员的专业能力上,其董事上官永强曾公开表示目前公司发展的一个困境是缺人。记者致电上官永强,其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定增策划期间,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海虹控股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已于2016年9月29日开市起停牌。昨晚公告显示,因海虹控股与相关方仍在就的具体方案进行商谈,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继续停牌,本次申请停牌不超过5个交易日。公司表示,这部分资金将用于业务拓展。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