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成了治污良药,但是回归“二轮时代”还很遥远

2016-11-03 20:31 来源:网友分享

身处污染时代、拥堵时代,自行车成了治污、治堵的“良药”,政府希望借助强化自行车交通系统,降低或减少汽车交通依赖性,提升空气质量,遏制拥堵,回归悠然舒缓的“二轮”时代。

我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随着城市化发展、汽车大潮冲击,自行车曾一度没落,可而今却又一跃成为了时尚与环保的代名词。可是面对现实,我国自行车出行环境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够完善,自行车出行想要由“潮流”变“主流”,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前些年,不少地方政府认为,自行车交通会影响城市的现代化形象。因此对于公共自行车、自行车车道等相关公共政策的规划出台,不仅积极性不够高,态度也很冷漠。与此同时,“自行车会被淘汰”、“取消自行车道将会缓解交通压力”等论调颇有市场。

这导致骑车出行环境非常严苛:自行车道让位于机动车道,有的地方甚至干脆取消了自行车道,甚至出现了“70厘米宽的自行车道”,骑车有如走钢丝练杂技。

如今,公共自行车系统、“两轮计划”在各地陆续运行,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网点布局不合理、数量少、存取车不方便;与地铁口或者公交站点离得远、与其他交通系统对接不方便等。即便是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一直走在前列的北京市,也一直面临“车易损、道被占、下车找不到停放点”等难题。

要想早日重归自行车时代,相关配套的公共服务必须走在前面,将自行车交通纳入清洁、时尚、高效的交通工具行列。与此同时,通过公共政策倾斜,重新修建、扩容自行车道,也是自行车交通持续发展的保障。

好消息不断传来:北京市计划到2020年,五环路内建成32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将自行车租赁点增至1000个、增加自行车停靠设施的建设等,争取在3~5年内,让自行车回归市民生活。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城市未来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构成,各级政府、运营公司不能仅将它当做商业项目,而更应纳入民生发展重要范畴,在运营与协调上,多听取公众意见。就拿自行车停放点来说,应多接近居民区,满足群众出行方便。让公共自行车系统绿色、高效、亲民、便民地有效运转,民众才更愿意多骑车。

当然,我们自身也应该多一些情趣为本的生活观念,多过过慢生活,能骑车的就不开汽车,提高自行车使用效率,让自行车时代真正降临。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