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4 19:4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句“生命在于运动”在口口相传中传唱千年,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运动处方的概念在民间逐渐流行,运动也开始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成为了不少慢性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室张晓辉副教授表示,运动处方是指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针对患者或健身人群的个体情况,以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科学健身方案,在缓解病情、改善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等方面均有一定成效。在明确锻炼目标后,应该掌握好健身锻炼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例如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频率和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其中,有氧运动对于不少慢性疾病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结合抗阻力运动、柔韧性运动或棋牌运动进行。另外应根据个体情况管理好自己的饮食,使之营养均衡。
【糖尿病】
有氧运动能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糖元,并能有效控制体重,对糖尿病人而言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糖尿病人在运动中易发生血糖不稳定的现象,常见的现象为血糖低,亦有个别患者由于较大强度的运动或因身体对运动强度不适应产生应激反应,会出现血糖高的现象。因此在运动过程中,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根据身体的反应判断是否出现了血糖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如游泳、登山等);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弹力带运动等)。
●运动周期:
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如需达到减肥目的,可适当增加时间,但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减肥人群可以适当延长。
●运动强度:低强度
●注意事项:
1.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40%~70%之间;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反应评估身体是否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如产生这些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在下次运动时调整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
低血糖:头晕、乏力、冒冷汗、脸色苍白、手发抖、饥饿感、步态不协调等;
高血糖:身体虚弱、烦渴增加、口干、视物模糊,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尿频及少尿等;
3.糖尿病患者易有视网膜病变,在运动过程中需避免大强度运动及撞击性运动,如感觉眼部不适,需及时就医;
4.适当的抗阻运动能有效增加骨骼肌力量,并预防骨质疏松,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结合进行;
5.由于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缓慢,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足部保护措施,要慎防受伤,预防足部溃疡。
【高血压】
高血压易导致多种心脑肾方面的疾病,因此需及时予以控制。有氧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血管弹性,对血压控制能起到一定辅助疗效。但要注意,高血压病人可进行的运动虽然很多,但受环境制约的因素也不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柔韧性运动(如瑜伽等)。
●运动周期:
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
●运动强度:中低强度
●注意事项:
1.每次运动前测量一次血压,当血压值有偏高或偏低等不稳定现象时不要进行运动,并通过吃药、休息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好了方可进行运动。正常的收缩压在90~120之间,舒张压在60~90之间;
2.冬季寒冷时候不宜进行晨练,过低的温度易导致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加重病情。此时可将运动计划调到下午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也可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八段锦、太极等,或前往健身房,利用跑步机等室内健身器材进行运动;
3.雾霾天气下不宜进行室外运动,高血压患者的心肺功能欠佳,雾霾天气下,糟糕的空气更易影响人体的心肺呼吸系统,诱发多种疾病;
4.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脸红、心跳加速、头晕头痛等情况,则有可能是血压出现波动上升情况,应及时停止运动并进行血压检测,采取相应降压手段;
5.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40%~70%之间。
【冠心病】
不少中老年人群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大多数运动都将心脏病患者列为不适宜人群。心脏病在急性发作期的确不能进行运动,但在慢性期,适当的运动对心脏病的病情改善还是比较有效果的,尤其是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适当的运动更是治疗的必须手段。
●运动处方:
轻、慢、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五禽戏、八段锦、广场舞等。
运动周期:
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如觉得身体可以适应,可循序渐进增加运动次数或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低强度
●注意事项:
1. 不能超过最大心率的50%;
2. 运动中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动作有节律不宜过度用力,呼吸自然不屏息。
3.随身携带常用急救药物,发生不适时及时服用;
4.运动计划需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征求医生的专业意见;运动过程中如发生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悸等现象,需立刻停止运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