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9 12:40 来源:网友分享
秋冬季节,雾霾频发,不少人都会选择佩戴防雾霾口罩,面对口罩需求量的暴增,消费者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口罩才能更好的防雾霾?2016年11月1日起,防霾口罩无标可依的局面即将改善,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如何选口罩,终于有了国家标准。
防霾口罩新国标今起实施
新国标实施之前,国内关于口罩的标准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在内,主要为劳动防护类和医用防护类标准,而市场上适用于日常生活佩戴防止环境污染物的口罩一直缺乏标准规范。新国标的出台填补口罩日常防护领域标准的空白,势必有助于改变我国民用防护口罩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混乱现象,更是给生活在“十面霾伏”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一本权威的防霾口罩购买指南。
解读新国标——
直观:“防护效果”取代过滤效率
新国标对口罩性能的规定使用了“防护效果”这样的综合指标,以“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这种直观效果来界定口罩的性能。
据悉,新国标明确指出,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级,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不低于90%、85%、75%、65%;数值看似很低,但从过滤效率方面来看,a级要求过滤效率分级达到ii级,也就是对油性以及非油性颗粒物(新国标用盐性介质模拟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拥有95%以上的过滤能力,非油性颗粒物过滤能力对等此前kn95的95%,而kn95并不要求油性颗粒物过滤能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a级新国标口罩的过滤效果和适用场景优于kn95标准。此外,b、c、d等级则要求在iii级过滤效率以上,也就说所有标准的最低门槛是过滤效率在非油性颗粒物90%、油性颗粒物80%以上。
新国标落地前,很多口罩以“过滤效率”来表示其防雾霾性能,且常常自称“过滤效率达90%以上”。从口罩的防护性能角度来说,过滤效率只是一个单项的性能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口罩的防护能力。口罩防护效果不仅与所用材料的过滤效率有关,同时也与口罩的结构形式有很关。即使滤芯的过滤效果真的能达到99%,如果密封性不好,口罩的防护能力也要大打折扣。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面上绝大多数防霾口罩都未按照新标准对过滤效果进行标识,只标出了高数值的去除率, 而通过实验随机检测几款产品后,我们也发现部分口罩上标示的pm2.5去除率和实际效果确实存在差距。检测中发现,霾星人鼻用空气净化器能够实现较高的过滤效率,除滤芯材质过滤效果的因素外,还与其良好的面部贴合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升级:对“呼吸阻力”要求更苛刻
新国标与现在沿用的应用于职业防护使用的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不同,新国标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使用。所以gb/t 32610-2016不仅仅看中过滤能力,对呼吸阻力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对比来看,原来的防护口罩标准要求吸气阻力在350pa、呼气阻力在250pa即为达标,新国标中则将数值分别降至175pa和145pa,能够更有效确保呼吸的空气流通。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总工程师王玲介绍,a级口罩过滤效果好,但相应的吸气阻力也大,不能长时间佩戴,否则会对人体的心肺功能造成损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款性能好的呼吸防护用品,必须是终产品过滤效果高、呼吸阻力小,两者兼具,缺一不可。
全面:安全也是检测产品的重要指标
此次发布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有两大关键指标,即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为保证消费者佩带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
标准还要求不应使用再生料,不能使用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质的残留量也应符合相关要求。
遗憾:儿童用口罩标准仍留白
今起正式实施的新国标中明确表示“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原因在于儿童身体差异比较大,数据采集难。专属于儿童的口罩标准出台还遥遥无期。然而,儿童作为体质较弱的群体,由于免疫水平较低,抵抗力较弱,皮肤黏膜,包括气道、鼻腔的黏膜,咽喉部黏膜及气管内膜,肺泡表面等部位更加娇嫩,因此在雾霾天极易被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侵害。
为此不少消费者表示,希望尽快出台儿童用口罩标准,相关厂家也能生产低阻高滤、型号齐全的儿童专用口罩,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
总之,一款符合新标准的防霾产品需要具备良好的过滤效果、较低的呼吸阻力以及完备的产品安全性,三者缺一不可。消费者可以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选择合适的口罩,从而使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总体而言,此次新规出台实施,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可谓众望所归,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民用防护口罩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混乱现象,对有效规范市场、合理引导消费起到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