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7 07:16 来源:网友分享
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见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
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人体脂肪的总量的1/2~2/3贮于皮下,所以测量其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测量简便,可重复,常用测量部位为三角肌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cm,女性≥5cm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
2,X线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
3,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系数(体重/身高2(kg)/(m2))计算>24为肥胖症。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宜进行小剂量(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以鉴别,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以明确有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伴有下丘脑综合征者宜进行垂体及靶腺内分泌试验,检查蝶鞍,视野,视力等,必要时须作头颅CT检查等,蝶鞍扩大者应考虑垂体瘤并除外空蝶鞍综合征,闭经,不育有男性化者应除外多囊卵巢,无明显内分泌紊乱,午后脚肿,早晨减轻者应除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立卧位水试验颇有帮助,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至于其他类型少见的肥胖症,可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判断。
1.遗传因素:大多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
2.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3.心理的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4.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1,充分咀嚼后再吃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2,花点时间慢慢吃用餐时间若没有超过20分钟,脑部不会发出饱足信号,所以要悠闲地进食。
3,吃饭时把电视关掉“边吃饭边做事”是饮食过量的原因之一,用餐时间要专心吃饭,不妨和家人以及朋友好好地聊聊天。
4,饭后要立刻转换心情用餐完毕后,要立刻收拾餐具,别让食物一直摆在眼前,这点很重要。
5,一天三餐,规律地进食规律的饮食生活,能减少体脂肪,避免拉长两餐间的时间以及在深夜进食。
6,不要陪别人吃饭若是家人的用餐时间各有不同,在一旁陪着他们,很容易便会多吃好几餐,请拿出你的意志力来!
7,限定吃饭的场所限定好“只在客厅用餐和吃点心”,如此一来,平时在无意间所吃的零食便会减少许多。
8,留下剩饭处理剩菜是主妇发福的元凶,特别是外出用餐,菜量很多时,要记住拿出勇气,留下剩饭,将剩菜往肚里塞,是最坏的情况。
最简单的运动—慢跑
进行慢跑时,要保持上肢放松,下肢有弹性,防止受伤。慢跑时的姿势不必刻意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只要以一种不勉强的速度 ,在轻松的状态下锻炼就可以了。肩部放松,避免含胸。自然摆臂,呼吸均匀,两步或三步一呼一吸,有利于调节肺部功能。身体前倾,幅度应以自然、舒适为好。如果过分前倾,将会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如果后仰,则会导致胸腹部肌肉过分紧张。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自然送髋,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腿部和膝部前摆、摆正,而不是上抬,侧向动作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 脚落地时用前脚掌柔和地着地。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做得正确的话,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反过来说,若果进行不当,仰卧起坐不但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有害无益。
仰卧起坐的正确做法如下:身体仰卧于地垫上,膝部屈曲成90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平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例如由同伴用手按着脚踝),否则大腿和髋部的屈肌便会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再者,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容易对背部造成损害。根据本身腹肌的力量而决定双手安放的位置,因为双手越是靠近头部,进行仰卧起坐时便会越感吃力。
初学者可以把手靠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最后,亦可以尝试把手交叉放于头后面,但每只手应放在身体另一侧的肩膀上。千万不要把双手的手指交叉放于头后面,以免用力时拉伤颈部的肌肉,而且这亦会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就如慢动作回放一般。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应该呼气,这样可确保处于腹部较深层的肌肉都同时参与工作。 把身体升起离地10至20厘米后,应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当背部着地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的动作。
仰卧起坐的最佳成绩: 年龄在30岁以下,应为45~50个/分钟; 30岁最好做到40~45个/分钟; 40岁应做到35个左右/分钟; 50岁应努力达到25~30个/分钟。女性可适当降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