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22:10 来源:网友分享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据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跑步锻炼超过4.4英里(约7.1千米)或快走超过6.6英里(约10.6千米)会提高心脏病的发病率。而一周跑步不超过30英里(约48.3千米)或快走不超过46英里(约74千米)的患者则会降低65%的发病率。
锻炼有助于健康,更能预防许多疾病,这就导致了锻炼过度现象的发生。据研究人员指出,“心脏过度受伤”就是受“锻炼的越多越好”这一观念的不良影响。此项研究的合作者PaulWilliams博士表示,这项新研究证明跑步或步行的好处不能无限期的积累,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增加急性事件发生的风险。
科学的跑步究竟是什么样的?
益跑网副总裁王乐这样说:我身边的朋友,在初学跑步第一年内,很多人都受过伤,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现代生活已经把我们改造得非常弱了,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稳妥地进步,特别是老年人,自身修复新陈代谢比年轻人慢,所以要循序渐进。从走路开始,慢慢上量。
10%原则是安全的,也就是本周的训练量总和不应该超过上周的10%。比如上周一共跑了20公里,这周一共跑22公里就好了,下周24.2公里。如果刚开始能跑2公里,一周加10%,52周过后就是250多公里,富余量很大,小进步+持之以恒=最靠谱。
一般练习长跑在一年之内的,骨骼强度多多少都是不足的,我们平时骨骼习惯承受的强度是走路,走和跑的最大区别在冲击力,走路,一条腿在地面,而跑步 双脚腾空,在加上落地时候的冲击,单腿承受的力是走路时候的2.5~3倍,所以,现代生活习惯中只有走,忽然间跑,骨骼、关节是最薄弱的环节。深层次的小 肌肉群我们平时基本上是用不到的,身体在运动中要快速微调身体姿态,就要用到微调的快速小肌群。
肌肉的成长相对较快,大概个把月就能有个质的飞跃,但是骨骼,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一般来说,循序渐进的运动,整个骨骼系统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百炼成钢”,骨骼的进步和肌肉类似,也需要训练——轻微损伤——营养修复——加固提高的循环过程。
这个需要时间,我发现当我跑完100公里之后,曾经的“膏药控”几乎就再也没有受伤过。我相信现在我的骨密度应该是比较有强度的了,身体的结实程度也应该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