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舌苔看健康靠不靠谱的!

2016-12-16 16:26 来源:网友分享

  在传统中医理论里有个说法:“有诸内必行之于诸外”还说:“有病,则舌必见苔。病藏于中,苔显于外,确凿可凭,毫厘不爽,医家把握,首赖于此,是不可以不辩”。

  可见在传统医学里,舌苔就像一面照妖镜,只要看一眼舌苔疾病就无处遁形,鉴别舌苔的能力也就成了衡量医生医术高明程度的标准,所以舌苔在中医里具有非常崇高地位的,如同各种绝世神功的内功心法一般。

  实际上“舌苔”这个词也来源于中医,用来描述舌背之上的苔状物,中医理论认为这种苔状物是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之气生成。但在现代医学中,是没有舌苔之说的。

  舌苔其实就是舌头的一部分

  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发现所谓的舌苔并不是如老墙根上的苔藓一样是后天生成的,而是舌体的一部分。

  原来我们的舌头并不是如口腔内其他粘膜一样平滑如镜的,上面存在很多突起的结构,称作舌乳头,根据形态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除了丝状乳头,其他舌乳头上都分布有味蕾,是我们的味觉感受器。但是丝状乳头却构成了我们舌苔的大部分。

  对着镜子伸舌观察,我们看到舌背上丝丝绒绒的结构,这就是我们的丝状乳头,丝状乳头表层是角化细胞,角化细胞因为富含角化物质,呈现我们看到的白色。无数的角化细胞排列成角化树,角化树间隙可容纳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以及死亡的白细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舌苔。

  舌苔异常可能是什么原因?

  正常的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白色,薄而均匀的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以及根部稍厚。但是有的人舌苔比较厚,有的人舌苔比较薄,有的黄,有的腻,甚至有的人舌苔呈现黄黑色,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医大夫,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写出一本煌煌巨着。但是西医从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上进行解释就简明扼要得多。

  • 舌苔厚的原因在于舌上皮细胞增殖加速,退化延迟,剥脱减慢所致。为何剥脱减慢?可能与局部细胞代谢水平降低,分化障碍有关。

  • 舌苔不明显,发生剥脱者主要因为舌上皮细胞角化障碍。与此相对应的,如果丝状乳头增生,角化细胞增多,则会表现为我们肉眼看到的黄苔、腻苔。

  • 如果舌苔出现黑色变,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外源性物质与舌表面的角化物结合出现染色,例如经常使用洗必泰漱口舌苔会出现黑色变;另外可能与角化细胞代谢有毒物质有关,比如血铅过高的患者,舌苔会有明显黑染。

  各种不同的舌苔

  舌苔状况与口臭息息相关

  但关于舌苔是否如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的就是人体疾病的照妖镜,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目前现代医学方面初步证实的是,舌苔情况与机体免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舌苔角化树之间存在细菌、霉菌、脱落上皮等,其中细菌霉菌数量与机体免疫力处于动态的平衡关系。当机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时,舌苔中的溶菌酶,igg,补体等免疫因子会发生变化,即舌苔局部免疫力降低,细菌霉菌数量增加,进一步影响局部的细胞代谢,舌苔也会发生改变。

  在所有这些改变中,目前可以确定与这种改变息息相关的是口臭。原来在舌苔中也存在大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塞坦氏菌等牙周炎致病菌,同时还包括如极小阿托波菌、沟迹优杆菌等特异性细菌。这些细菌代谢分解残留于舌背的食物残渣,产生大量的臭味气体。特别是对于舌苔厚重的患者,臭味更加明显。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引起口臭的因素中,舌背的作用比牙周更大。

  舌苔与口臭息息相关

  为了口腔卫生,不妨这么做

  所以,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交形象,保持口腔卫生,我们建议刷牙的时候用牙刷的背面刷一下舌苔,或者用刮舌器刮一下舌苔,但是力量不宜过大,不宜对舌乳头造成创伤。刷舌苔的目的是清除舌体表面沉积的角化物、脱落细胞、食物残渣以及细菌真菌等,清除口腔内的致病性细菌,保持更好的口腔卫生。

  但是对于舌体沟纹较多或者伴有舌乳头炎症的患者,刷舌头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这个时候可以药物控制,以醋酸氯己定或者其他具有消毒功能的漱口水漱口,可以减少舌苔内定植的细菌数量,减轻舌乳头炎症,治疗口臭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舌苔的进一步变化。

扩展阅读:


一、舌疾病的病因

  地图舌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胃肠道慢性疾患、贫血、肠寄生虫、B族维生素缺乏、精神障碍、病灶感染等有关。某些病人有明显的家族史。

  沟纹舌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舌的发育畸形有关,此外,维生素缺乏,地理条件等亦受到关注。近年认为本病可能是银屑病的早期表现。某些病人有明显的家族史,故被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

  毛舌病因

  常因为口腔环境改变,如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含漱剂的应用、过量吸烟等影响了蛋白酶的功能而致丝状乳头上的角化上皮细胞延缓脱落所致。

  正中菱形舌病因

  过去认为是舌体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使奇结节不能被两侧的舌隆突联合过程中充分覆盖,而在盲孔前方暴露出来而形成的菱形区。后来发现该区内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组织病理表现与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非常相似,故认为该部位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造成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ICU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