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1 12:57 来源:网友分享
2017年2月9日 讯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一种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的分子途径,文章中,利用模拟细胞环境的新型工具,研究人员就重建了一种能够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的关键受体蛋白,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诱发人类出现从皮肤乃至肺部等一系列感染。
研究人员tom muir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着“双重人格”,当其位于皮肤表面时处于良性状态,但一旦其进入到机体脓肿或创伤位置就会改变行为,开始制造一系列蛋白质来引发多种严重问题。细菌能够利用名为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系统来开启坏行为的表现,在群体感应系统下细菌就会分泌名为自诱导肽类(aips)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被名为副基因调节激酶(agr)的受体蛋白所检测到,一旦激酶感知到特定浓度的肽类,细胞就会释放出“爱捣乱”的蛋白质或毒力因子。
群体感应系统同时也是细菌进行计数的一种系统,当其达到一定阈值后就会开始发起攻击,细菌并不会过早地向机体发起攻击因为这会消耗其能量,因此当细菌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攻击行为。在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肽类,每一种肽类都会被相应的agr受体激酶所检测到,当细菌开启群体感应系统后就会促进肽类-受体进行配对。
为了调查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产生时间和受体激酶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纳米磁盘”来观察agr激酶如何细胞样的环境中运转,利用这种新型的“纳米磁盘”研究人员也能够清楚阐明受体激酶agrc的激活机制,同时还能够在激酶中发现一种能够影响激酶活性的关键调节性热点区域。
本文研究深入阐明了细菌细胞中激酶开启的分子机制,对于后期研究人员开发新型药物分子来抑制激酶的活性提供了一定思路;研究者muir说道,本文研究对于后期我们进行药物筛选非常重要,尽管当前研究仅仅是初期阶段,但新型工具的开发无疑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后期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