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实现对猕猴机体的siv病毒持续控制

2017-05-27 15:21 来源:网友分享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及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药物疗法期间及之后,将一种特殊抗体补充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中就能够持续控制猕猴机体中siv病毒的感染状态,siv是一种猿猴免疫缺损病毒,其和hiv亲缘性较近。

持续的病毒感染控制就意味着,当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停止后,病毒并不会重新复出并且引发疾病,文章中研究者发现,siv始终存在于利用抗体治疗的猕猴机体中,然而其在血液中的水平低于检测下限,而且这种状态能够维持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停用两年后。文章中研究者利用的抗体能够有效阻断敏感的免疫细胞进入到肠道组织中,而在急性hiv和siv感染期间,肠道组织往往是受到损伤的热点区域。

研究者aftab ansari博士指出,该研究来源于我很多年前的一个想法,即阻断cd4+ t细胞在肠道中循环或许就能够在急性感染期间保护机体免于病毒感染,但如今我们并不清楚这到底是如何通过调节病毒的复制来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的,但抗体疗法似乎就能够帮助重建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

文章中,研究者所利用的抗体能够抵御α4-β7整联蛋白,这种整联蛋白能够帮助t细胞寻找到进入肠道淋巴组织的路径;早在2008年,研究人员就发现α4-β7整联蛋白能够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分子来参与到病毒外膜和cd4+ t细胞的关联性中去,但研究者提及的抗体似乎并不会直接阻断病毒的进入,而此前有研究表明,在多个猕猴机体中注射相同的抗体就能够有效阻断siv的传播。

在α4-β7整联蛋白治疗的猕猴机体中,研究者发现cd4+ t细胞能够逐渐恢复,该细胞是病毒靶向作用的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利用pet/ct成像技术对猕猴机体中的cd4+ t细胞进行可视化操作分析,结果研究者并未在α4-β7治疗的猕猴机体中观察到中和性抗体的存在,hiv疫苗的设计者的目的就是要刺激中和性抗体的产生,从而抑制初期的病毒感染。然而研究者观察到了非中和性的抗体能够抵御siv病毒的部分外膜蛋白(v2闭环结构);研究人员在泰国进行的rv144试验中也发现,抵御hiv v2闭环结构的抗体似乎是有用的,rv144试验是目前唯一的hiv疫苗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能够部分免于hiv的感染。

研究者ansari说道,这项研究或将成为hiv替代疗法的一个蓝图,同时也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有效的疫苗,当然如今研究者需要阐明α4-β7抗体疗法如何发挥其作用;后期研究者还需要进行其它额外的试验来确定到底是α4-β7抗体的哪部分治疗猕猴能够实现对siv的持续控制。

在停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前,研究者指出,用α4-β7治疗的动物机体中的视黄酸和其它棉衣调节子能够恢复到相应水平,因此类似这样的生物标志物或许就能够帮助预测是否个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准备阻断逆转录病毒了。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