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11:40 来源:网友分享
可降低hiv感染风险的药物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挫败hiv阳性患者体内的病毒,已经使艾滋病流行得到好转。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法或许还有另外一大好处――成为健康个体对抗艾滋病毒感染的一大有力武器。
解读:很多人谈“艾”色变,很多人不知道艾滋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目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确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预防hiv的好处,公共卫生专家发出警告说,即使最终结果证实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它也不能取代最好的预防方法:安全性生活和使用避孕套。
人造活细胞诞生
2010年,通过将构成dna的化学物质“拼接”在一起,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合成了一种细菌的完整基因组,基因组随后被注入一个细胞进行自我复制。但不管怎样,它终究是一个人造生命。
解读:专家指出,这一人造生命的产生,仍然没有脱离遗传物质从一种生物细胞转入另一种活生物细胞的俗套,但是其诞生仍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人造细胞的基因组,是人类合成的第一个有活力的基因组。过去科学家实施基因工程,往往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基因,人造细胞的诞生,标志人类已经可以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生命的改造了。因此,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因工程将从此进入基因组时代。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面对公众对人造生命的恐慌情绪,许多专家已经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解释。事实上,人类驾驭生命本领的提高,还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生命的了解还很肤浅,真正意义上的制造生命,也许还仅仅是个遥远的梦。
“滴血鉴定”老年性痴呆症
一种颇具前景的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或能提前确诊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症),甚至在最早的症状出现以前,从而给预防痴呆和智力衰退提供了可能性。新的检测手段通过分析血液中二十多种蛋白,诊断老年性痴呆症的准确率高达80%。提前确诊可以帮助患者充分利用行为干预手段,如保持社会接触和学习新事物以保持大脑活跃,从而减缓老年性痴呆症造成的智力衰退。
解读: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徐俊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2007年,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从血浆中分离鉴别出了18个信号蛋白,被证明是可以用于阿兹海默症诊断的生物标记蛋白组合,这一研究成果当年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提示不远的将来通过“滴血鉴定”作为阿兹海默症重要生物学标志物时代的到来。
徐俊说,确诊阿兹海默症脑脊液检测为有创性操作,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而pet检测高达数千元的费用也不可能广泛应用到诸多患者中去。
一些临床专家指出,阿兹海默症的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其它因素包括急性心脑血管病、全身麻醉等可以导致临床症状的早期出现;而高教育水平、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及缺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具有较强的“脑功能储备”,可以延缓认知损害症状的出现时间。因此,只有将患者的临床评估和多个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级。
fda批准使用肉毒杆菌治疗偏头痛
依靠1000多名患者参与的两项大型测试获得的数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终于相信,面部注射肉毒杆菌的患者每月出现偏头痛的次数低于那些并未接受这种肌肉麻痹注射的患者,今年10月,正式批准使用肉毒杆菌治疗偏头痛。
解读:目前,肉毒杆菌注射液作为美容用品,在一定剂量下使用可以减少皱纹以及治疗腋下出汗过多和斜视。鼓楼医院镇痛科主任林建告诉记者,肉毒杆菌问世已有20多年,1996年,南京的一些医院就开始尝试用肉毒杆菌治疗面肌痉挛。在美国,肉毒杆菌被大量运用于美容院除皱,由于偏头痛和除皱的人群都是以女性居多。无论是国外还是我们南京,都有一些患者称他们的偏头痛症状似乎也有所缓解。神经内科的专家得到这种信息后,开始将肉毒杆菌引入偏头痛的治疗当中。
fda今年发表的声明说,为了缓解头痛,患有慢性偏头痛的成年病人可以每12周接受一次肉毒杆菌素的注射。fda还说,对那些每个月头痛次数只有14天或少于14天的人,注射肉毒杆菌素没有疗效。
林建主任说,他们曾经对使用肉毒杆菌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进行统计,有50%的人有改善,还有一半没有疗效,且使用肉毒杆菌成本昂贵。气候变化、异味及某些食物和药物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发作,要预防偏头痛的发作,首先要消除或减少偏头痛的诱因,如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饮用红酒和进食含奶酪的食物,咖啡、巧克力、熏鱼等。
心肺复苏改“规则”:先有力按压
最新数据表明,在抢救心搏停止患者时,仅靠胸部按压就与传统心肺复苏术一样有效,于是,美国心脏学会(aha)决定对这种具有数十年历史的急救手段进行更新。新的急救指南建议,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急救人员在内的所有救助者,首先对失去知觉的人进行有力胸部按压。
解读:自1960年心肺复苏术问世以来,急救人员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胸部按压,在过去50年挽救了无数生命。南京市鼓楼医院急诊鲁德生主任告诉记者,过去心肺复苏术的第一步先是打开气道,第二步必须恢复通气;第三步才是心脏按压循环复苏。但是最新心肺复苏急救指南将第一步做出重大调整,当发现倒地者出现“呼之不应”和“触之无大动脉搏动”时,立即进行心脏按压,而不是急于先打开气道。具体做法是,快速心脏按压30次,吹2口气,连续做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