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沙眼衣原体是可致癌的

2017-06-02 08:38 来源:网友分享

  由于性接触传播引发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常常会遭到忽视,沙眼衣原体不仅是一种引发女性不孕症的病原体,而且其会增加个体患腹部肿瘤的风险。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期间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保护因子。

  通过激活p53蛋白的破坏,沙眼衣原体就可以阻断感染细胞的一系列保护性机制,在许多类型的癌细胞中p53的保护功能往往处于受损状态,而本文研究揭示了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特定癌症发生之间的关联。

  每天在我们的机体中都发生着成百上千种突变,p53蛋白的激活就是为了限制细胞基因组的改变,要么进行损伤细胞的修复,如果损伤细胞不能修复就会启动细胞的自杀机制,机体往往通常会以这种方式来免于癌症的发生。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会引发机体基因突变率发生急剧增加,而细胞自杀程序的激活对于沙眼衣原体也是致命的;然而为了保护自身免于死亡,沙眼衣原体通常会阻断感染细胞的自杀程序。如今研究者thomas f. meyer揭示,沙眼衣原体可以通过破坏p53的功能来确保宿主感染细胞的存活,这种病原体可以获取足够的时间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然而这对于宿主有机体自身来讲却是非常致命的,由于p53作为“基因组的护卫”被破坏,就会增加突变细胞存活的风险,进而这些突变细胞就会癌变从而引发癌症。

  研究人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细胞中也观察到了p53的破坏,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罪魁祸首;而沙眼衣原体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渗入到生殖道的深处引发输卵管炎症,而“此举”经常不回引起患者的注意。最后研究者表示,沙眼衣原体对p53的影响对于揭示癌症发生非常关键,揭示该病原体和癌症发病间的关系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有效的疫苗或抗生素来抑制沙眼衣原体的感染,进而抑制癌症发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沙眼

挂号科室:眼科

温馨提示: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眼屎多、睑结膜沙粒外观、泪溢、眼内有异物感、倒睫、眼痛、两眼干涩、眼皮下垂、眼球不能随意动、红眼[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