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可用于探测诊断人体皮肤癌

2016-08-06 11:45 来源:网友分享

  



  2016-08-06讯  腾讯科学讯据探索杂志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示,成熟香蕉皮上的黑斑点可用于快速便捷地诊断人类皮肤癌,从而提高皮肤癌患者的幸存率。

  当香蕉成熟时,香蕉皮上将覆盖着黑色小圆点,是由于酪氨酸酶所导致的。据悉,酪氨酸酶也存在于人类皮肤,如果人体酪氨酸酶系数过高,将出现黑色素瘤,这是一种潜在的皮肤癌形式。

  一支科学家小组基于观测香蕉皮酪氨酸酶与人体皮肤癌的共性,研制一种癌症扫描仪,之后他们进一步提炼和测试香蕉皮,计划最终有效地检测人体皮肤组织。首先,瑞士物理和电化学分析实验室研究人员推断称,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瘤形成的可靠标记。

  在皮肤癌形成第一阶段,酪氨酸酶并不是非常明显;第二阶段,酪氨酸酶将变得广泛均匀分布;第三阶段,酪氨酸酶开始不均匀分布,癌细胞开始扩散至身体其它部分。这意味着较早地探测到皮肤癌,将显著提高患者幸存概率。

  美国癌症学会表示,如果在皮肤癌第一阶段探测到酪氨酸酶并进行及时治疗,那么患者幸存概率达到95%,但是在皮肤癌第三阶段中期探测到酪氨酸酶,患者幸存概率将下降至43%。

  研究小组研制一种扫描仪,并用于测试香蕉皮斑点,这些香蕉皮斑点大小与人类皮肤黑色素瘤斑点相近。研究小组负责人休伯特-吉劳特(Hubert Girault)说:“通过研究香蕉皮,我们能够研制一种诊断方法,未来进一步技术完善,最终用于人体活组织检查分析。”

  该扫描仪具有8个弹性微型电极,分布结构类似于梳齿,扫描皮肤从而测量酪氨酸酶的分布和数量。研究小组称,这种扫描仪将避免使用活体组织检查等侵入式诊断。

  吉劳特认为,这种扫描仪未来能够摧毁肿瘤,有望实现有效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化学疗法。我们最初的实验室测试表明,该设备可用于摧毁这些癌细胞。目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应用化学杂志》上。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皮肤癌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El光直射和曝晒,使用遮阳工具,避免过多接触紫外线、x线等各种射线。

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而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可采取手术,放疗等方法治疗。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3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皮肤角化、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疣状增殖[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