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21:58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05日讯 在拉美国家肆虐的寨卡病毒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今年二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寨卡病毒的爆发和传播已经构成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或者预防寨卡病毒感染。
“开发一种新药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宋红军教授说。“在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因此我们选择筛选现有药物,”明国丽教授补充道。“希望尽快找到一种治疗方法。” 宋红军和明国丽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早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相恋了,现在两人在事业上又相辅相成,共同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联合署名发表在Cell、PNAS、Nat Neurosci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已达70余篇。
此前,宋红军、明国丽和唐恒立的研究团队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神经细胞,打造了研究寨卡病毒的新平台。他们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寨卡病毒能感染形成大脑皮层的神经干细胞,阻碍这些细胞的生长。随后研究人员用干细胞构建迷你大脑,观察寨卡病毒带来的影响。迷你大脑具有人类大脑的一些结构,是更准确的研究模型。
现在,研究人员通过类似的细胞培养物筛选了六千个现有化合物,包括处于临床试验后期和已经得到批准的药物。他们先后用寨卡病毒和药物处理人类神经细胞,测定反映细胞死亡和细胞活性的指标(比如caspase-3和ATP)。受到寨卡病毒感染之后,神经细胞受到的损伤是“剧烈而不可逆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唐恒立(Hengli Tang)教授表示。不过有些化合物能让细胞存活更久,甚至从感染中完全恢复。唐恒立教授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丙型肝炎病毒研究专家,2014年6月受聘安徽大学讲席教授。
这项研究发现的潜在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神经保护性药物能防止细胞死亡通路激活,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感染或病毒复制。其中有三个药物疗效很强:抗病毒的PHA-690509、保护神经的emricasan以及抗病毒的niclosamide。Emricasan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旨在减轻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Niclosamide已经用于人类和牲畜,对抗寄生虫感染。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三个药物在培养皿中对寨卡病毒非常有效,但还不清楚它们在人体内是否也同样起作用。要证实它们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能力,还需要在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希望尽快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寨卡疫苗。六月份,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两种ZIKV疫苗能够为小鼠提供完全的保护,帮助小鼠对抗来自巴西的ZIKV菌株。研究人员指出,ZIKV疫苗用于人体很可能同样有效。
八月四日Science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显示,候选寨卡疫苗已经成功通过了第二轮临床前研究。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WRAIR)以及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候选寨卡疫苗可以为猕猴提供完全的保护。这让研究者们对开发安全有效的寨卡疫苗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