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不消化的原因及改善方法_ 胃疼不消化怎么缓解

2017-10-28 06:38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胃疼吃什么止痛

  1、姜枣蜜

  材料及制法:生姜4片、大枣4枚,加入1匙麦芽糖,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

  适合:部绵绵作痛,饮冷水或受冷后胃痛加重,热敷可缓解胃痛者

  2、三仙炆排骨

  材料及制法:麦芽、山楂、莱服子及陈皮各10克,煮成汤汁后,加入萝卜及排骨炆熟。

  适合:食饱后胃胀胃痛,嗳气夹有食物味道及大便味臭者

  3、香苏茶

  材料及制法:苏叶、陈皮、麦芽及制香附各6克,加入茶叶冲泡饮用。

  适合:胃痛随着情绪或压力起伏而发作,胃胀痛可连及两侧肋骨者

  4、健脾和胃汤

  材料及制法:党参15克、茯苓15克、陈皮、砂仁及白蔻仁各6克,加适量猪?及青红萝卜煮汤。

  适合:胃部胀痛、胃口减少及大便稀烂者。

  5、姜汤

  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分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6、蜂蜜水

  蜂蜜、红糖适量、红花。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二、辨别十种胃痛类型及治疗方案

  一、气滞胃痛

  胃脘部膨满作痛,其痛串走无定处,频发噫气,或呃逆不休,心烦易怒,屡欲太息,逢恚怒则胀痛增剧,食少口干,舌赤苔白,脉象沉弦而滑。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香陈理气汤(自拟方)。处方:香附15克,陈皮20克,柴胡15克,紫苏15克,枳壳10克,麦芽20克,木香4克,薄荷8克。加减:频发噫气者,加旋覆花、藿香、青皮;吐酸水者,加黄连、吴茱萸、煅瓦楞;气实上逆者,加焦槟榔、莱菔子;呃逆不休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两胁胀满者,加青皮、郁金;兼有腹部膨满者,加川厚朴、大腹皮。

  二、伤食胃痛

  恣嗜炙煿,贪饮无度,致伤胃气,脘中嘈杂胀痛,泛恶善呕,嗳气,恶闻食臭,口中呼出臭气,舌苔厚腻,舌尖多红,脉滑大,或洪大。治宜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曲麦消食汤(自拟方)。处方:神曲15克,炒麦芽20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藿香15克,生姜10克,厚朴15克。加减:如脘中胀满甚者,加莱菔子、焦槟榔;呕甚不能纳食者,加砂仁、清半夏、竹茹;吞酸者,合左金丸;嗳气者,加焦楂、莱菔子、薄荷;呼气腐臭者,加佩兰、白檀香;脘部痞硬,气上冲咽不止者,宜因势利导,先以烧盐作浓汤,饮后探吐之,在饮温水使吐,待病情稍稍稳定,然后频频少与汤剂;病势重者,须暂停饮食,饮以清茶、果汁之属,待胃气渐复,再与糜粥。

  三、血瘀胃痛

  胃脘痛有定处,状若锥刺而畏按,每因食硬物而诱发剧痛,或吐出食物,混杂血出,状若胶漆,粪便中亦或混入败血,大便滑而易出,如用辛烈或过于冷热食物,亦可导致刺痛发作,舌质多紫黯,或见瘀血斑点,口干欲嗽水,但不欲咽下,脉沉涩,或细弦。治宜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方药:丹红散瘀汤(自拟方)。

  方药:丹参20克,红花15克,莪术15克,没药15克,香附20克,炙甘草7.5克,延胡索15克,紫檀香10克。加减:若吐食物夹杂黑血者,加侧柏叶、大蓟、藕节;思水不欲咽者,加生地、玄参、牡丹皮;便若胶漆者,加鲜生地黄、侧柏叶、阿胶、黄芩、甘草、炒槐花、炒地榆;大吐下鲜血者,当急凉血泻火,宜酌用《金匮要略》泻心汤与犀角地黄汤之合方,或加山栀子、犀牛角生磨汁,其效尤着。(注:紫檀香应捣碎,后入轻煎。)

  四、寒凝胃痛

  腹部自觉冷感,拘急掣痛,甚则隆起如拳状,得温则痛减,常欲以掌抚按之,避寒就温,肢端多清冷,溲清长,舌淡无苔,泛吐清水,脉沉微,或沉紧。治宜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丁香15克,砂仁10克,陈皮15克,紫苏15克,炮姜15克,肉桂15克,乌药15克,炙草10克。加减:若腹脘痛隆起如拳,加延胡索、吴茱萸;肢端清冷者,加炙附子、人参等;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白豆蔻、生姜。

  五、火郁胃痛

  自觉胃脘发热,甚则如烧如灼,吞酸呕苦,或消谷善饥,食饮辛辣及热物,则痛增剧,心烦口渴,喜饮冷物,大便燥涩,溲短色赤,舌质红赤,苔黄燥,或龟裂,脉沉滑或洪大有力。治宜清泻胃火,和中止痛。

  方药:栀芩清胃汤(自拟方)。处方:栀子15 克,黄芩15克,大黄10克,连翘15克,竹茹10克,青皮15克,川楝子15克,炒麦芽20克。加减:若消谷善饥,加生石膏、黄连;心烦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天冬;吞酸者,加胡连、煅瓦楞子;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知母;大便干结者,加玄参、芒硝(单包分次冲服)。

  六、停饮胃痛

  中虚里寒之人,食饮水液,阴虚不能化,停潴于中脘,则可发为胃脘压重作痛。以手揉按之,可闻水鸣音,如囊裹水。恶水不欲饮,强饮入则复吐出,舌淡口润,体重肢倦,脉徐缓而濡。治宜温中益脾,和胃化饮。

  方药:苓术化饮汤:茯苓20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生姜10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加减:如胃脘揉按有水鸣音者,加苍术、干姜、细辛;呕吐清水者,加炮姜、白豆蔻;强饮水则吐者,加砂仁、川厚朴;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头目晕眩欲仆者,加干姜、细辛;手足厥逆者,加制附子、干姜、生黄芪。

  七、中虚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多在空腹,得食或温罨则痛减,喜暖畏冷,食少身倦,或脘腹虚满,或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此证时轻时重,可数年不愈;每因气恼、过劳、受累、食伤等因素反复发作,而出现中土运化无力的食滞等症状。治宜补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和胃益脾汤(自拟方)。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砂仁10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加减:若脘腹虚满者,加川朴、紫苏;大便稀溏者,加苍术、炒山药、炒薏仁;逢恚怒痛甚者,加乌药、延胡索。

  八、中虚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痛时而攻胀作痛,脘痛过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食少乏味,嗳气频繁,神疲肢倦,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补中健脾,理气止痛。

  方药:调气理脾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麦芽20克,香附15克,紫苏15克,砂仁10克。加减:若中满者,加神曲、焦山楂;中满胀甚连胁者,加枳壳,莱菔子;逢恚怒甚者,加合欢花。

  九、津伤胃痛

  脘痛隐隐,胃中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唇焦,大便燥涩,舌红少津,脉细小数。治宜滋燥生津,和胃止痛。

  方药:滋燥养胃汤。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炙甘草10克。加减:若食后涩滞难下,加苏子、黑芝麻、枳壳;心烦口渴者,加天门冬、知母;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大便燥结难下者,加生地、玄参、黑芝麻。

  十、津伤气滞胃痛

  胃痛隐隐,甚则胀满,胃中嘈杂,噫气频频,时善太息,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舌红而干,脉细数而弦。治宜滋燥生津,消食理气。

  方药:滋燥理气汤(自拟方)。处方:炙杷叶15克,麦门冬15克,人参15克,沙参15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麦芽20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陈皮15克。加减:若口燥咽干甚者,加天冬、知母;频发噫气者,加苏子、旋覆花;中脘胀满甚者,加莱菔子;腹部膨满者,加川朴;大便燥结者,加黑芝麻、玄参;心烦少寐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三、胃胀不消化吃什么好呢

  方法一:喝粥治疗。每天熬点米汤或者粥喝,比如米汤、大麦汤或稀的粳米粥、大麦粥,不仅可以养护胃还有助于肠道的吸收。

  在冷开水中放入一勺米醋调匀服下,每天喝二到三次,就会有显著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此外每天早上喝一杯柠檬水,对胃胀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很多人不舒服就不活动了,每天都从家里躺着,觉得自己就是个病人,其实这种做法不对,越是生病就应该增加运动,多晒太阳,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这样才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方法二:杨梅酒。就是先准备好新鲜的杨梅,然后洗净,晾干,再加上高粱酒浸满,封固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喝了,可以在食欲不振、胀气不舒的时候,取少量的喝一喝,治疗胃胀气效果也非常的好。

  方法三:山楂麦芽汤。就是把15克的生山楂以及炒麦芽各,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2次,1日分2次饮服,连续喝几天,就可以治疗食积不化、胀气。

  方法四:橘皮茶治疗胃胀气。就是先把新鲜橘皮撕碎,然后加入少许的白糖,用开水进行冲泡,当茶喝。这种方法对于比较轻微的胀气很有效果。

  预防胃胀不消化主要是在饮食方面多注意,饮食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不吃很难消化的食物,比如肉食等。不吃冰冷的食物,冰冷的食物对胃肠的损害极大。消化与人的情绪、心态关系很大。所以,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要加强体育锻炼,人的体质不好再不加强体育锻炼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加强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锻炼。一部分消化不良导致胀气的患者,建议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如果家里没有的可以,喝以汤匙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也有助消化。

  胃胀患者除了少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还可以多嚼米汤、大麦粥,饮食清淡还有助于缓解胀气,促进排气,缓解胃部灼热症状等。当大便秘结,出现大便困难等导致的胃胀,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促进排出大便和气体,缓解便秘和腹胀。

四、胃不舒服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1、按足三里穴治食欲不振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2、按中脘穴治消化不良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3、按丰隆穴治胀气恶心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4、按水分穴治排便不畅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