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白斑是有蛔虫吗 有了蛔虫该怎么办

2017-11-10 06: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指甲有白点是有蛔虫吗

  医生答:指甲实际上是由指甲根部的基质角质化形成的,由于甲根会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产生新的指甲,所以我们就需 要时不时修整一下多出来的部分。而当这些基质细胞不能正常角质化时,它们仍然会被后边的新指甲“顶”到前面去,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白点。这种白点在医学 上有个名词叫“点状白甲症”,是白甲病的一种。虽然名字吓人,不过这种小白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甲根受损造成的,比如指甲被门夹了,被锤子砸了之类,有 时候吃手和剪指甲也会导致轻微的损伤。因此,就算吃再多的打虫药,补再多的钙,白点该有还是会有的。

  也许有人会说,发现指甲上有白点的时候并没有受伤。确实,这是因为受损的是指甲的基质,所以从受损到白点真正长出来,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此外,还有另一些可能性,比如轻微的感染或过敏,或者是特定药物的副作用。

  因此,不管这些创伤从何而来,通常来说,指甲上的小白点都不需要任何治疗,并且都会随着指甲的生长而消失。它们也不会复发,除非你再次受到其他创伤。当 然,这些是仅有一个或几个指甲出现白点的情况。如果你的所有指甲上都出现了白色的斑点或线条,那可能是由贫血、心脏疾病、肝硬化、糖尿病或肾脏疾病造成 的,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二、宝宝磨牙是因为肚里有蛔虫吗

  宝宝夜里磨牙=肚子里有蛔虫?

  答案:NO!

  宝宝夜里磨牙不能说明肚子有蛔虫,目前没有一项研究明确表明这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

  宝宝夜里为什么会磨牙

  当神经传导通路的协调功能出现紊乱时,肢体就有可能出现不自主运动。比如当宝宝在白天玩耍得过于兴奋,他们入睡后,大脑皮层则会处于兴奋的状态,并想要将这些兴奋发泄出来,就出现磨牙、踢被子等行为。

  当然,咬合不正、咬合干扰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都被认为可能导致磨牙症的发生。不过,这些研究目前都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磨牙的原因仍众说纷纭。

  宝宝夜里磨牙与寄生虫的关系

  在巴西,大约有10%-20%的儿童感染有肠道寄生虫。巴西科学家们选择了近2个月内没有服用驱虫剂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磨牙的孩子得肠道寄生虫病的概率与无磨牙症的孩子并没有显著差异,均为30%-40%之间;

  2010年的另一项研究中,伊朗研究人员对100名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磨牙与不磨牙儿童的“总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22%:16%),该结果与第一项研究类似。

  因此,用磨牙来推测宝宝是否感染寄生虫,实属不妥。虽然依据目前的证据并不能得出“宝宝磨牙一定与肚子的蛔虫无关”的结论,但仅凭借磨牙症状就胡乱给宝宝使用驱虫药物,绝对是不可取的。肠道寄生虫目前的检验手段已经很成熟准确,如果担心宝宝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为稳妥。

三、蛔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驱虫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

  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

  治愈

  经过治疗,经3~4个月后检查粪便无虫卵即为治愈。愈后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四、怎样预防蛔虫呢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

  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ICU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