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4 06:45 来源:网友分享
1.呕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5.发热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3.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层医院亦较常用。上述三种药物用药3~5日血止后皆改为口服。对消化性溃疡和糜烂性胃炎出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盐水100ml口服或作鼻胃管滴注,也可使用凝血酶口服应用。凝血酶需临床用时新鲜配制,且服药同时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便使药物得以发挥作用。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垂体后叶素是常用药物,但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用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孕妇不宜使用。有主张同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80年代以来有采用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短期使用几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但价格较贵。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该方法即时止血效果明显,但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以保证止血效果,并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3)内镜直视下止血 对于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急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②注射组织胶或硬化剂如乙氧硬化醇、鱼肝酸油钠等。一般多主张注射后用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以减少硬化剂注射后因胃酸引起溃疡与出血;对于非门脉高压出血者,可采取①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②采用APC电凝止血;③血管夹(钛夹)止血。
大黄地榆治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偏方组成】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7例,其中用药3日内治愈者46例,4日内治愈者18例,5日内治愈者2例,无效者1例。
黄芪太子参治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偏方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15克。
【用法用量】此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约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煎2次,早晚分服。
【加减】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者,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金6克、焦桅6克、山归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伤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连3克、陈皮6克、姜夏10克、炒竹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亏虚,内热耗津伤络者,宜养胃阴,酌加沙克 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12克、玉竹12克等,去生芪、白术。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9例,服药2剂治愈者23例,服药3~5剂治愈者55例,服药7剂治愈者1例。
乌贼骨白芨粉治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主治上消化道出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较好。
【偏方组成】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用法用量】按比例配制,共研极细末,每次5~10克,每天2~3次,温水服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1例,随访1年,其中痊愈者39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地榆炭仙鹤草治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收涩止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偏方组成】地榆炭、仙鹤草、煅煅楞子克30克,田三七2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以上为1剂量,先将药物煎好,浓缩为60毫升,加防腐剂消毒保存,随倒随用。每天服2次,每次60毫升,大便潜血试验连续3天阴性后停药。
【病例验证】治疗34例,全部病例均在l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试验连续3天阴性,出血伴随症状明显改善而治愈。潜血转阴最快1天,最长3天。服药量少者4天8剂,最多者5天10剂,平均8.6剂,未见任何副作用。
白地汤治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生肌。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偏方组成】白岌、地榆各20克,生地15克,生大黄7克,刺猬皮、台乌药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治疗108例患者,痊愈69例,显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6.1%。
1、便血
下消化道出血一般为血便或暗红色大便,不伴呕血。但出血量大的上消化道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大便;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
2、周围循环障碍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达血容量的10%~15%时,除畏寒、头晕外,多无血压、脉搏等变化;出血量达血容量的20%以上,则有冷汗、心慌、脉搏增快、四肢厥冷等急性失血症状。若出血量达30%血容量以上,则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显示血压下降、脉搏频数微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不同病因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一样。
下消化道出血量小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仅在检验粪便潜血试验时才予发现;小量而反复的出血可引起贫血,大量而持续的出血则引起休克。由于病因很多,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
(1)肠道肿瘤:
直肠、结肠癌在未发生大出血之前多数已有明显症状,如大便习惯和粪便形状改变、腹胀、腹痛等,约10~20%病例可发生急性大量出血。偶也有肝癌侵入结肠肝曲,子宫颈癌侵入直肠而引起大量便血。引起便血的其他恶性肿瘤有淋巴肉瘤、黑色素瘤等,但远较癌肿为少见。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等,当其体积较大时,也可引起便血。
(2)肠息肉:
息肉的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内,儿童尤多见。一般为少量或中等量反复多次出血,血液附在粪便表面,个别病例出血量大,色较鲜红。
(3)肠道炎性疾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大出血者较少见,约4%,出血前已有腹泻、粘液血便或脓性便史,好发于20~50岁,多有排便后腹痛缓解的特点。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有腹痛、腹泻、便血和毒血症四个主要症状,血便呈暗红色或鲜红色糊状,有时出血相当严重。溃疡型克隆病患者可有便血,出血前常有低热、腹泻、腹部疼痛和压痛。
(4)结肠憩室:
过去认为结肠憩室很少发生出血,除非同时伴有憩室炎,但近年来证实无炎症时也可出血,并被认为系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和性别无关。憩室出血多为急性,出血量远多於血管发育不良,因为前者来自结肠动脉血管支,而后者来自扩张的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量虽多,但75%病例出血能自行停止,出血的复发率很低。
温馨提示:
如果大量出血又未能及时送到医院,则应立即安慰病人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给病人保暖,让其保持侧卧、取头低脚高位。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