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0 07:10 来源:网友分享
正常情况下,胎动期活动能力强的较能力弱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时动作发育较快。人的个体差异在胎儿期就已显露出来,有的老实文静,有的活泼好动,这既与先天神经类型有关,也与胎内外环境有关。正常情况下胎动多是好事,不但暗示胎儿发育正常,而且也预示着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将发展较快,但必须注意,孕妇的情绪过分紧张,极度疲劳,腹部的过重压力等,都可使胎儿躁动不安,产生强烈的活动,这种反应是不好的征兆当孕妇情绪不安时,胎动次数会较平常多3倍,最多达正常的10倍,如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往往比一般婴儿体重轻一公斤左右。如孕妇与人争吵后3周内情绪不好,在此期间,胎动次数较前增加1倍,母亲在孕期的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婴儿出生后往往出现身体功能失调,特别是消化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
胎动,指的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主动性运动,如呼吸、张嘴运动、翻滚运动等。如果是被动性的运动,像受到母亲咳嗽、呼吸等动作影响所产生的,就不称为胎动。随着胎儿逐渐发育长大后,会伸展屈曲的四肢,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胎儿肌肉适当的发育,胎儿约自第8周起即会开始运动,此时脊柱进行细微的小动作。这个时候的胎动,母亲还无法察知。一般在怀孕20周左右,大多数孕妈妈可感受到胎动,夜间尤为明显。孕29周~38周为胎动最频繁的时期。接近足月时,因为胎头下降,胎动会略为减少。妊娠过期,胎动次数也会减少。但也有部分孕妈妈感受到胎动的时间比较晚,这主要是因为,最早的胎动感觉起来像鱼在游泳,或翅膀在舞动一般,常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胀气或饥饿所致。孕20~35周这个时候的宝宝正处于活泼的时期,而且因为长得还不是很大,子宫内可供活动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这是宝宝胎动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孕妈咪可以感觉到宝宝拳打脚踢、翻滚等各种大动作,甚至还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脚。此时胎儿位置升高,在靠近胃的地方了。胎动一般是正常现象,但是胎动的厉害那就有可能是胎位不正等一系列原因。建议立即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解决。不要听信偏方什么的。
多动症不仅存在于学龄儿童,也存在于婴幼儿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多动症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孩子,也包括婴幼儿。但孩子年龄越小,“动”的可能越明显,婴幼儿多动也更易被接受。临床上,不少6岁以下的孩子,甚至婴幼儿都会整天“动”个不停,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如在新生儿期孩子显得特别活跃,手脚乱动,连吃奶也不安宁;睡眠少,醒来后马上就哭闹,要大人抱……这些表现往往集中于生活规律性差,行为变化无规则,过分哭闹,容易激惹,而母亲也常会怨恨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难抚养。等到幼儿期,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多动,不听话,难管教。若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有特别明显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还应早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动是孩子的天性,年龄越小,“动”的可能越明显,婴幼儿多动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婴幼儿期的多动症对小儿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小,人们的关注程度也不如对学龄儿童那么高,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的比例也小。若从小就给孩子戴上一个 “多动症”的帽子,对孩子和家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一般没必要诊断“婴幼儿多动症”。但若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期就特别明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还应早干预。
建议孕妈妈在妊娠28周开始至临产,要进行有规律的胎动监控记录。最好的时间规划是每天上午8~9点,下午1~2点,晚上8~9点,各计数胎动1次,每次数1个小时,3次计数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如果每日3次计数有困难,可于每日临睡前1小时计数1次,每天的检测时间也应该是固定的。然后将每日的数字记录下来,描绘成曲线,这样便于观测胎动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胎儿的安危情况。同时也为临床医生进行诊断提供了参考资料。计数胎动时,孕妈妈宜取左侧卧位,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备因孕妈妈的坐姿或站姿会使胎儿感到不适而移动。胎儿会调整姿势寻求舒服体位,此时胎动会增加。胎儿也可能因为孕妈妈的情绪反应而运动,在孕妈妈生气、快乐、兴奋、有压力、焦躁或恐惧时,体内会释出一些特殊的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可经由血液透过胎盘而进入胎儿的血液中,使得胎儿的反应随孕妈妈的情绪而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孕妈妈觉得生气或焦虑,胎儿可能会变得激动而拳打脚踢。如果孕妈妈能坐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必能安抚自己和宝宝的情绪。响亮的声音(如胎教时的音乐声)、强光刺激、触压孕妈妈的腹壁,均可使胎动次数增加。孕妈妈处于饥饿状态,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胎动会减少,或强度减弱。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