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会一直肚子疼么 得结肠炎的原因有几种

2018-07-04 08:17 来源:网友分享

一、结肠炎会不会一直肚子疼

  轻度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后缓解的规律。

  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黏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不清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死亡。

二、为什么患有结肠炎

  一、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并且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提示怀疑结肠炎[1] 的发生还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所以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现在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三、遗传: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也就是说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

三、结肠炎有哪些检查方法

  1.腹部触诊

  轻型者可无阳性体征,或左下腹部和下腹部有压痛,严重者出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可触及如硬管状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2.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肉眼可见有血、脓、黏液,急性期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无致病菌。

  (2)血液检查 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患者多有轻中度贫血。

  (3)免疫学检查 活动期测免疫球蛋白,可见IgG、IgM、IgA增高,以IgG明显增高最为多见。

  3.内镜检查

  是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但急性期和重型患者应暂缓进行。镜下见肠段黏膜充血、水肿、粒状突起、多发性点状或斑片状浅小糜烂或溃疡,表面有黏液或黄白苔。肠黏膜较脆弱,镜角擦过易出血,由于水肿和淋巴组织增生,可见假性息肉。

  4.钡剂灌肠

  早期可见肠黏膜皱襞纹理紊乱,肠管边缘模糊,重者肠管边缘可见毛刺状或锯齿状变化。晚期结肠袋消失,肠管呈狭长的铅管状。急性期和重型患者忌做钡剂灌肠。

  5.黏膜病理检查

  见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异性上皮细胞增生,腺体排列异常,上皮纤维化,有隐窝形成等。

四、结肠炎的三大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控制疾病的症状,促进缓解,维持治疗,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和掌握手术治疗的时机。

  1.一般疗法

  注意休息,防止过劳。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低脂、低渣食物。重症患者或伴有巨结肠、肠瘘等并发症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

  2.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类 ①柳氮磺吡啶(SASP):适用于轻、中度UC,间歇期以防复发。用量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磺胺过敏者禁用,连续使用三个月查肝肾功能。②美沙拉嗪:是SASP中的活性成分5-氨基水杨酸(5-ASA),副作用相对较低。③奥沙拉嗪:是两分子的5-ASA偶合而成,疗效与SASP相似,但副作用要低。

  (2)糖皮质类激素 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强的松龙,为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炎症的有效的药物之一。

  3.手术治疗

  大出血者、存在穿孔或即将穿孔者、中毒性结肠炎出现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时,应紧急手术处理。

  当强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已经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或长期依赖激素和硫唑嘌呤,或有癌变高危因素,也是手术的指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结肠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根据不同病因,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等。下面主要介绍溃疡性结肠炎。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饮食不节的人群 常见症状:腹胀腹痛、腹泻肠鸣、里急后重[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