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要什么营养 如何预防食管癌

2018-09-07 07:2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导致食管癌的病因

  致病因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不明,显然,环境和某些致癌物质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20%):

  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食管损伤(20%):

  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20%):

  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遗传因素(10%):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二、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在早期往往是无明显症状的,偶有表现为胸骨后隐痛不适者。随着肿瘤增大,患者会出现进食时吞咽不适或异物感。常表现为进食速度减慢并常需汤水送饭。数月后因肿瘤进一步增大并阻塞食管腔,患者只能进食流质,当肿瘤完全阻塞管腔时,病人表现为“滴水难通”。从症状出现至完全梗阻一般约一年时间。因此,有可疑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 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U浧等症状。

三、食管癌的西医治疗

  食管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放射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加放射或药物综合治疗。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病史、病变部位,肿瘤扩展的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来决定。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全身情况良好,各主要脏器功能能耐受手术;无远处转移;局部病变估计有可能切除;无顽固胸背疼痛;无声嘶及刺激性咳嗽。

  2、手术禁忌证

  肿瘤明显外侵,有穿人邻近脏器征象和远处转移;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手术者;恶病质。

  3、手术切除可能性估计

  病变越早,切除率越高;髓质型及蕈伞型切除率较缩窄型及溃疡型高;下段食管癌切除率高,中段次之,上段较低;病变周围有软组织块影较无软组织块影切除率低;食管轴有改变者较无改变者低。这些因素综合分析,对术前肿瘤切除可能性判断有较大帮助。

  4、食管癌切除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非开胸及开胸食管癌切除术两大类。

  非开胸食管切除术包括:

  ① 食管内翻拔脱术,主要适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

  ② 食管钝性分离切除术,可用于胸内各段食管癌,肿瘤无明显外侵的病例;

  ③ 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用于主动脉弓下缘以上的上胸段食管癌。这几种术式在切除肿瘤及食管后,采用胃或结肠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与食管或咽部吻合。这类手术具有创伤小,刘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但不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四、食管癌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根本途径,与流行病学研究和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这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困难很大,目前还很难全面开展。

  (1)改变喜食霉变食物的习惯: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和鱼露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宣传这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群众少吃或不吃,同时鼓励种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鲜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霉变的食物,一方面产生霉菌毒素或代谢产物,一方面促进亚硝胺的内合成,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多吃新鲜蔬菜或补充维生素C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可使胃内亚硝胺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胃内亚硝胺的暴露水平。另外林县的营养预防试验发现,补充核黄素和烟酸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15%。同时也应积极研究科学的酸菜制作和保存方法,以满足当地居民世代以来养成的传统饮食习惯。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改良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钼等微量元素状况。应用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2)粮食的防霉: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因此积极开展粮食的防霉去毒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应宣传家庭储粮的防霉的重要性。一般粮食的含水量在13%以下可达到防霉的要求,一旦发现粮食已经霉变,应采取勤晒,食用时挑拣,多次清洗并加碱处理,可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摄入。

  (3)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因此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十分重要,逐渐减少饮用沟塘水的地区,推广土自来水。对食用的沟塘水也应进行漂白粉消毒,可明显降低水中亚硝胺含量和杀灭其他传染病菌。

  (4)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食管癌具有较普遍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患癌易感性确实存在,应加强同代人群的监测工作。患者为男性,就加强男性监测,特别是49岁前的人群,患者是女性,加强女性监测,特别是50~69岁的人群,并且应把3代人中发生过2例或2例以上食管癌死亡的家庭,当作危险家庭,对这些家庭中40~69岁的成员当作风险人群,定期体检,提供预防性药物或维生素,劝导改变生活习惯等,对降低食管癌发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