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2018-09-09 07:1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一)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主要症状,但无疼痛者亦不在少数.

  1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中部、偏右或偏左。但胃体上部和贲门下部溃疡的疼痛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胃或十二指肠后壁的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的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不够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的解剖部位。

  2疼痛程度或性质:疼痛一般较轻而能忍受,但偶尔也有疼痛较重者。溃疡疼痛可表现为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

  3疼痛节律性:节律性疼痛是胃十二指肠的特征之一,它与进食有关。

  溃疡性疼痛之所以呈节律性可能与胃酸分泌有关。进食后1小时左右,胃酸分泌开始增多,胃酸刺激溃疡面而引起疼痛。食物对酸有缓冲作用,抗酸剂可中和胃酸,因而可暂时减轻疼痛症状。午夜胃酸分泌量高且无食物缓冲,因此患者常在半夜痛醒。但是,溃疡患者酸与疼痛关系的研究表明,疼痛症状与胃液pH无明确相关性,提示疼痛原因还涉及胃酸以外的因素,后者可能包括胃蛋白酶、胆盐、胰液、病变区肌张力增高或痉挛。

  4疼痛的周期性:周期性疼痛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又一特征,尤以DU较为突出。上腹疼痛发作可在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后,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以后又复发。溃疡一年四季均可复发,但以秋未至春初较冷的季节更为常见。一些患者经过长年累月的发作之后,病情可渐趋严重,表现为发作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缓解期缩短。但亦有少数患者经过几年或十几年周期性发作后,复发次数减少,甚完全停止。

  (二)其他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但这些症状均缺乏待异性。部分症状可能与伴随的慢性胃炎有关。病程较长者可因疼痛或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影响摄食而出现减轻,但亦有少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因进食可使疼痛暂时减轻,频繁进食而致体重增加。

  (三)体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缺乏特异性体征。在溃疡活动期,多数患者有上腹部局限性轻压痛,DU压痛点常偏右。少数患者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部分GU患者的体质较瘦弱。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注意哪些

  饮食要有规律

  胃、肠溃疡患者三餐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饥饱无常。到了进餐时间及时进餐,否则过度的胃酸分泌会损伤胃黏膜。暴饮暴食不仅增加胃的消化负担,有时还可以造成急性胃扩张,刺激胃分泌更多的胃酸,不利于溃疡的修复。溃疡患者可以少食多餐,每餐不能过饱,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的修复,但睡觉之前不宜进食。

  食物要易消化

  日常饮食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那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残渣量少、易于咀嚼的食物来进食,如大米粥、细面条、面糊、瘦肉、豆浆、鸡蛋、海鲜、香蕉、苹果等食物。烹调方式最好选择蒸、烧、炒、炖等,尽量少吃油炸的、寒凉的、坚硬的食物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烤肉、芥末、咖啡、冷饮、咖喱等,这些食物会引发患者的胃酸加速分泌,导致血管扩张,引发胃出血,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

  食物不刺激

  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以免损伤胃粘膜而造成穿孔或出血;避免饮醇类饮料,尤其是烈性酒,它可直接损伤胃粘膜,还会促使胃酸过多的分泌;少饮咖啡、浓茶,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粘膜也有一定损伤。

  适量吃粗纤维食物

  提高饮食中粗纤维膳食的比例,可使胃扩张的时间缩短,降低胃酸的分泌。食物纤维分可溶性与非可溶性两种,可溶性纤维包括果胶(含水果等软组织的物质)、藻胶、豆胶等;不可溶性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来源于谷类、豆类种籽的表皮和植物茎叶。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

  (一)溃疡的肉眼观察

  1部位: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后壁多见。偶尔溃疡位于球部以下,称球后溃疡。在十二指肠球部或胃的前后壁相对应处同时发生的溃疡,称为对吻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发生者,称复合溃疡。GU尤其是NSAIDs相关性GU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一般情况下,GU多数发生于胃角或胃窦、胃体的小弯侧,而病变在胃体大弯或胃底者罕见。在组织学上,溃疡一般发生在幽门腺区(胃窦)与泌酸腺区(胃体)交界处的幽门腺区一侧。幽门腺区黏膜可随年龄增长而扩大[假幽门腺化生和(或)肠化生],结果使与泌酸腺区黏膜之交界线上移,故老年患者发生于胃体中上部的高位溃疡比例较高。

  2数目:消化性溃疡大多是单发,少数在胃或十二指肠中可有2个或2个以上溃疡并存,称为多发性溃疡(。

  3形态:典型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亦有呈不规则形或线形者。

  4深度:有不同深度,浅者仅超过黏膜肌层,深者则可贯穿肌层,甚至到浆膜层。

  5并发病变:深的溃疡可穿透浆膜层而引起穿孔。前壁穿孔多引起急性腹膜炎;后壁穿孔往往和邻近器官如胰、肝、横结肠等粘连,而称穿透性溃疡。深及肌层的溃疡愈合后多遗留有瘢痕,同一部溃疡的多次复发,瘢痕收缩可使局部发生畸形,如球部的假憩室形成、胃出口梗阻。合并大出血的溃疡,有时基底部可见裸露的血管。

  (二)溃疡的显微镜下观察

  镜下观察,溃疡由浅及深可分为4层:

  1急性炎性渗出物,由白细胞、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所组成;

  2嗜酸性坏死层,为无组织结构的坏死物;

  3肉芽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的各种成分;

  4瘢痕组织。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

  出血、穿孔和胃出口梗阻是消化性溃疡主要并发症。近二十年来,有效抗溃疡药物的不断问世和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提高了溃疡的愈合率、降低了复发率,因而溃疡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一)上消化益出血

  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量的多少与被溃疡侵袭的血管的大小有关。侵袭稍大动脉时,出血急而量多;而溃疡基底肉芽组织的渗血或溃疡周围黏膜糜烂出血的量一般不大。溃疡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的多少。轻者只表现为黑便,重者出现呕血以及失血过多所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发生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加重的现象,但一旦出血后,上腹疼痛多随之缓解。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并发出血前可无症状。

  消化性溃疡病史和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可作为诊断线索。但须与急性糜烂性胃炎、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和胃癌等所致的出血鉴别。应争取在出血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的确诊率高,不仅能观察到出血部位、病变和出血状态,还可在内镜下采用注射或喷洒止血药物、止血夹钳夹、激光、微波、热电极等方法止血。

  (二)穿孔

  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溃疡穿孔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塑。急性穿孔的溃疡常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或胃前壁,发生穿孔后胃肠内容物渗入腹膜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十二指肠后壁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达浆膜层时已与邻近组织或器管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致流入腹腔,称之为慢性穿孔或穿透性溃费。邻近后壁的穿孔或穿孔较小而只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时,称亚急性穿孔。

  溃疡急性穿孔主要出现急性腹膜炎的表现。临床上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痛常起始于中上腹或右上腹,呈持续性,可蔓延到全腹。GU穿孔,尤其是餐后穿孔,漏入腹腔的丙容物量往往比DU穿孔多,所以腹膜炎常较重。患者有腹肌强直,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漏出量多时,全腹肌强直、压痛和反跳痛;如漏出量少,则腹肌强直、压痛和反跳痛可局限于中上腹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表示有气腹存在。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腹部X线透视时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亚急性或慢性穿孔的临床表现不如急性穿孔严重,可只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后壁溃疡穿透时,原来的疼痛节律往往发生改变,疼痛放射至背部,止酸治疗效果差。

  消化性溃疡穿孔须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破裂、缺血性肠病等急腹症相鉴别。

  (三)胃出口梗阻

  消化性溃疡所致的胃出口梗阻中,80%以上由DU起,其余为幽门管遗疡或幽门前区溃疡。胃出口梗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溃疡活动期时溃疡周围组织炎性充血、水肿或炎症引起的幽门反射性痉挛所致。此类胃出口梗阻属暂时性,内科治疗有效,可随溃疡好转而消失。另一类是由于溃疡多次复发,瘢痕形成和痕组织收缩所致,内科治疗无效,多需内镜下扩张治疗或外科手术。

  胃出口梗阻引起胃滞留,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和呕吐。上腹饱胀以餐后为甚,呕吐后可减轻,呕吐物量多,内含发酵宿食,呕吐次数一般不多,视幽门通道受阻的程度而定。患者因不能进食和反复呕吐而逐新出现体弱、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等临床表现。清晨空腹时插胃管抽液量>200ml,即提示有胃滞留。上腹部空腹振水音和蠕动波是胃出口梗阻的典型体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