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症状 糖尿病的检查

2018-09-10 08:48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的表现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可以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有腹胀、食欲减退等。糖尿病并发胃肠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时间较长,长期处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时间段短,血糖控制还可以的话,不会很快导致神经病变的。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因为人的血液是在体内不停循环流动的,如果血液中的糖含量过高就会导致血液粘稠,日积月累会堵塞身体的各个器官的毛细血管,就会产生很多的病变。

  所以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眼睛手指属于毛细血管组成,血糖浓度过高,葡萄糖营养进不去就会产生,脚麻、发热 发冷 瘙痒 加上高血糖患者受伤很难愈合 所以导致感染 最终全身开始溃烂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二、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样的

  1、出现手脚麻痹、发抖的情况。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2、有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等相关症状的出现。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3、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三、糖尿病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1、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低糖其实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说,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乐、蜜饯,及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应该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则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此外,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卖、萝卜糕等;尤其各种年节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更是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忌口”的。

  2、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敌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譬如肥肉、猪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时要节制肉类食物、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此外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至烹调上,应尽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炖、烤、卤、红烧、清蒸、水煮、凉拌等。

四、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

  血糖

  血糖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二是评估平时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测定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准确地反映血糖即时水平;为糖尿病治疗的调整提供直接依据;能明确低血糖的发生;不受肾糖阈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值是指人体内血红蛋白被糖基化的比例,正常人的值为4%~6%,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升高,因此其血红蛋白的糖化比例也会明显升高,超过6%。如糖化血红蛋白≥6.5%(检测为国际标准化实验室的结果)可考虑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它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已经明确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化血糖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也可每半年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GI)测定值是指血清白蛋白被糖基化的比例,正常人的值为11%~16%,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升高,因此其糖化白蛋白的比例也会高于正常。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值反映测定前2~3周血糖变化的平均水平,根据病情需要,由医生选择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更好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说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