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 09:22 来源:网友分享
医学专家认为,腹泻和大便带血都是常见的症状,但是当腹泻和大便带血一起出现的时候,患者就应该警惕了。一般来说,便血的颜色如果呈褐色,说明是胃肠道的问题,如果便血是鲜红色的,则可能是肛门的问题。如果伴随肚子痛,很可能是结肠或直肠出现问题。
腹泻带血是怎么回事?
1.痔疮
痔疮是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是内痔便血,在排便中或排便后发生便血,为滴血或喷射状,血色呈鲜红色,不与粪便同时排出,可能伴有肿物脱出。
2.肛裂
其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拭可见,新鲜肛裂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
3.消化道疾病
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纯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4.肠息肉
这个病症的出血量较少,血色呈鲜红色,不与大便同时排出,可能伴随黏液,肛门处的息肉有时会脱出肛门外。
5.慢性结肠炎
左下腹疼痛、腹泻,或便秘与泄泻交替发生,时好时坏、反复发作。重症病人会发生持续性剧烈腹痛。
6.肛萎
便血量少,便血与粪便混合,呈脓血样,颜色呈鲜红色,左下腹压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7.直肠恶变
其腹泻带血呈鲜红色,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8.急性肠炎
可能导致腹泻带血症状出现,一般它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
1、腹泻可引起贫血
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发生指甲、手掌、皮肤以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2、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
众所周知,胃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摄入的食品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胃肠道消化和分解后,有用的部分被吸收,无用的残渣由粪便排出。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甚至发生营养不良现象。
3、腹泻可引起维生素缺乏
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发生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间有散在性脱落,产生早秃现象,此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又如,有些人发生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这是缺乏维生素B的结果。
4、腹泻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轻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5、腹泻可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小肠粘膜病变可直接影响人体对水分的吸收,肠腔内高渗透压会使血中部分水分向肠腔转移,最后由大便排出,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当水分丢失不超过体重的5%时,机体还能代偿。一旦超过5%便无法代偿,从而发生一系列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现象。
第一,要预防为主。绝大多数腹泻都是由口而入的肠道感染所引起的,所以防止病从口入,就能预防腹泻。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生冷食物,生吃瓜果蔬菜时要洗净,或用开水烫过,或用1比1万高猛酸钾水溶液浸泡数分钟。不要随地大便,对已发现的肠道传染病人要在家庭进行隔离,病人用过的的碗、筷、杯、盘等进行煮15分钟以上消毒,被褥、枕头,衣服应在日光下曝晒,病人的剩饭,不要给别人吃。这样就可以控制传染,减少发病。
第二,要及时就医。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变化多端。因此,不能简单的满足一般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身体带来大的损害。无论急性、慢性腹泻都应及时就医,首先把引起腹泻的原因搞清楚,然后再因施治,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
如果有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粪便中有沾液或血液,身体消瘦,贫血,要搞清楚是否结肠、直肠癌,千万不能马虎大意,轻率的服用泻药,掩盖了病情。
腹泻时应注意充分休息,急性腹泻时,一般应卧床休息民。对于结肠过敏引起的腹泻,应注意保持安定的情绪,解除精神负担和思想顾虑。并建立良的生活制度和饮良习惯。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1、X线检查: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