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08:25 来源:网友分享
秋季腹泻是会引起发烧的哦,还会出现呕吐。秋季腹泻属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秋季是高发季节,常继发于感冒之后或是伴有发烧感冒症状。腹泻导致脱水会引起脱水热,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孩子脱水,必要时建议输液治疗。
秋季腹泻病,多半是病毒感染,治疗宜抗病毒,止泻,健脾等对症治疗。感染较重,伴有发热,要对症处理,发热较高才会使用激素药物,目的是缓解急性症状。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疾病,先吐后泻,一般来说3-8天后都会自然痊愈的。总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果是激发细菌感染,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这个时候除了补充体液、防止脱水以外,还应该加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是有可能会引起发烧的。秋季腹泻,也就是轮状病毒肠炎。典型症状就是呕吐、腹泻,蛋花样水样便,有时伴随发热。轻症的病程在7天左右,偏重一些的孩子,病程要在1-2周。尽量不要用激素类药,这是不适合宝宝退烧的。
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并呈黄绿色,还伴有发热、腹胀和呕吐。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频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脓血便,臭味较重,严重者可有高热、抽搐等。重症腹泻的患儿,还可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
病毒感染性腹泻:轻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腹泻,一天内大便3—6次,不超过10次,大便黄绿色,水分较多,或呈蛋花汤样,没有失水表现,精神尚好,偶尔有恶心、呕吐,粪便显微镜检查仅有少许白细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愈。较重的腹泻,每天可达10次以上,大便呈水样,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减低、口干、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时无泪或少泪、精神委糜、面色苍白等,同时有酸中毒的表现,如口唇樱红、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时治疗,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愈。
非感染性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如过早、过多地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这类患儿往往有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气味酸臭,同时伴有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如果是由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大便则呈豆腐渣样。有时患儿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后,也常会伴有腹泻。
1、
勤洗手,餐具、炊具用前消毒。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洗手方法很重要,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给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前清洗、消毒,用后晾干。
2、 接种疫苗。接种免疫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多食用低脂少渣和高蛋白高热能食物。少吃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菜,少吃含粗纤维多的菜、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刺激性太强的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等。
4、 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及第一个夏季最为重要,尽量避免夏季断奶。合理喂养、定时定量,按时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宝宝出现食欲不振或发热早期,要减少宝宝的奶量及其他食物,并以糖盐水代替,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及早治疗宝宝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泻的疾病,同时要加强护理。
焦米糊:取小米适量,研成粉末,放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食用时将焦米糊加适量
的水与糖煮成糊状,稍冷后服下,平均每日2~3次。。焦米糊具有吸附肠腔内腐败物质的作用,故有去毒止泻的功效。藕粉:取藕粉适量,置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加红糖少许,文火煮成糊状,平均每日食2~3次。
忌鸡蛋、鸡汤等荤汤,肉、鱼、虾等高蛋白质食物。因为患腹泻的宝宝肠道腐败作用很强,高蛋白质的摄入会加剧腹泻。
忌牛奶、酸奶。酸奶、牛奶是产气食物,进食以后会导致肠道内胀气,使肠蠕动增强腹泻加剧,故不宜食用。六个月到一岁未断奶宝宝如要吃奶,可买专门的腹泻奶粉。一岁以上断奶宝宝可吃些米汤、稀饭,以帮助恢复消化系统功能。
忌豆类食物及豆制品。如青豆、蚕豆、黄豆、绿豆、豆芽、豆腐、粉丝。这类食品因富含粗糙纤维及丰富的蛋白质,会引起宝宝肠道蠕动增强而致胀气,并加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