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10:55 来源:网友分享
1.奎宁及喹啉类:常用药物有磷酸氯喹、磷酸伯喹、盐酸氨酚喹啉、磷酸哌喹及磷酸羟基哌喹、醋酸硝喹、硫酸奎宁、阿莫地喹及甲氟喹等。多为口服制剂,少数可肌注或静注。氯喹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约50%与组织结合,缓慢释放起效。血中达峰时间为1~2h,半衰期2.5~10d。红细胞内药浓度可比血浆浓度高10~20倍,含虫红细胞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25倍。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为我国学者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抗疟新药,其结构完全不同于已知抗疟药,其衍生物已用于临床的有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可口服及肌注或静注。口服吸收快,0.5~1h血浓度达高峰,4h后下降一半,72h血中仅含微量。其在红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浆中浓度。吸收后分布于组织内,以肠、肝、肾内含量最高,还可透过血脑屏障。
3.咯萘啶:为化学合成药。常用药为磷酸咯萘啶。口服或肌肉注射后短期内可达峰浓度,半衰期为2~3d,肝内含量最高,从尿中排泄1%~2%。
4.乙胺嘧啶:为病因性预防的主要用药。常用其片剂或与周效磺胺等组成的复方制剂,经口服肠道吸收较慢但完全,6h血浆浓度达高峰,经肾缓慢排泄。
(一)一般治疗原则
按虫媒传染病隔离。发热期间及发热后24h内应卧床休息,发冷期应注意保暖。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酌予解热剂,并注意补充水分;予流质饮食,吐泻明显者需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严重贫血者可予输血、补充铁剂及高蛋白饮食。
(二)药物治疗原则
抗疟治疗应掌握如下原则:
1.应用抗疟药愈早愈好,以及早解除病人痛苦,且可防止恶性疟转化为凶险发作。
2.适当选用抗疟药,要求安全、有效、简便。以往氯喹一直是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已出现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株及间日疟原虫株,因此对重症及恶性疟患者,应尽量避免采用氯喹。对有溶血病史或红细胞缺乏 G-6-PD的病人,应忌用伯氨喹啉类抗疟药。
3.应程序用药,力争根治,以免复发。
4.在药物治疗同时,应重视对症治疗与护理,尤其是凶险发作者,更应注意对病情变化的观察。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2.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3.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查找疟原虫,通常找到即可确诊。血片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时采血,此时原虫数多、易找。需要时应多次重复查找。并一定要做厚血片寻找。如临床高度怀疑而血片多次阴性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疟原虫。
4.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PCR检测方法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成多种方法,如巢式PCR、反转录酶PCR、PCR-ELISA等。除可以直接检测血样中的疟原虫外,还可以检测滤纸干血滴上的疟原虫。已从检测恶性疟原虫发展到检测间日疟原虫。
(2)DNA探针检测DNA探针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5.治疗性诊断
临床表现很象疟疾,但经多次检查未找到疟原虫。可试用杀灭红内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治疗48小时发热控制者,可能为疟疾。但注意耐氯喹虫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