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敏体质的孩子 更要从四个月大开始吃辅食

2015-12-16 09:33 来源:网友分享

  身为小儿科医生,父母最常咨询的问题就是“婴儿辅食”。我的建议是要把握三大原则:

  1.宝宝四个月大就可以开始吃辅食。

  2.可能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更要从四个月大开始吃。

  3.什么食物都可以添加,除非吃了会产生过敏症状。

  十年前,专家大多建议六个月以后才开始添加辅食,尤其是家族史有过敏的孩子,通常会被建议再延后些;然而,有愈来愈多报告显示,太晚给辅食反而会增加过敏几率。所以一些先进国家像美国,不论是喂母奶还是配方奶,都提倡从四个月开始为婴儿添加辅食,我个人也觉得这比较符合婴儿发育的节奏。

  太晚接触辅食,喂食易失败

  四个月大的婴儿会有吐舌反应,不可能吃得很好;如果等六个月大才开始尝试辅食的话,真正吃进食物大概已经七、八个月大了,那时的宝宝已经有自己的个性,懂得挑食,很容易喂食失败。在我的门诊里,就有不少孩子是因为太晚接触辅食导致喂食困难,有的甚至到了一岁多还只喝奶不吃其他食物。所以我建议,不管是否怀疑有过敏体质,等宝宝满四个月,就给他辅食。

  爸妈可以每天选两个时段,在喂奶前先用汤匙喂辅食。记得辅食是要另外准备,而不是加在奶里面,原则上不用太稀,差不多是用汤匙舀起来不会马上往下掉的黏稠度。

  这时的辅食只是为了让宝宝尝试及训练吞咽能力,不用期待他会吃进多少,吃一口、两口都好,只要他愿意吃,愿意跟你玩,十五到二十分钟内都可以。不过如果孩子很饿,很想喝奶了,就给他喝,时间上不必太拘泥。

  一岁宝宝可以正常吃三餐

  等婴儿一天可以吃两、三次辅食时,就可以开始增加食物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米精、麦精、或自制的糙米粥;第二阶段是各式五谷根茎类;第三阶段则可以试试蔬果类;然后再增加豆类、肉类、鱼类等其他蛋白质。增加的速度大约是一个星期增加一种新的;更精确的说,如果是五谷根茎类或蔬果类,三、四天就可以试第二样,但如果是其他蛋白质,最好观察一个星期。

  如果从四个月大开始让宝宝试,也许到了五个多月时,宝宝已经试过米糊或稀饭糊,也尝过红萝卜泥、土豆泥和蔬菜泥等等,等到六个月大时,就可以顺利添加豆腐或鱼类等蛋白质。这样一来,每天可以摄取到一餐很丰盛的糊状婴儿食物。

  等辅食愈吃愈多时,对奶的需求量自然就会开始减少。如果以六个月大婴儿每天六餐奶来看,平均到了八个月大时可以断掉一餐奶,十个月大时可以少掉两餐奶,到一岁时几乎可以和成人一样,正常吃三餐,然后再斟酌奶量。这时辅食已经是主要营养来源,牛奶的摄取量并不多,大约三百CC,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数值,反正只要孩子吃得很好、很均衡,不用担心奶喝不够。

  过敏食物也可以少量尝试

  开始摄取新食物的头几天,要注意观察孩子身上有没有长疹子,尤其是嘴巴附近或身上。如果大便有血丝或拉肚子,有可能是食物过敏的反应。或者,才刚大便,屁股很快就红起来,甚至出现尿布疹,就有可能是因为食物没有被肠胃充分吸收,大便偏酸的缘故。

  不过也不用太反应过度,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大便里有杂质,就紧张跑来医院。在大便里看到红萝卜、玉米粒或糙米的壳,都属正常。所谓食物纤维是帮助肠胃道消化吸收,但不会真正被吸收,像糙米壳本来就要排出来。所以只要食欲好、精神好,屁股也不红,拉出来的食物不是很刺激性,其实不用担心。

  至于高过敏的食物,像鸡蛋,也是在宝宝四到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尝试,没有必要延后。可以先让孩子吃蛋黄,吃一星期没有问题后再给蛋白。

  如果宝宝在尝试辅食时发现有过敏,就先停两周,等症状消除后再试一次。如果试了还是有过敏,那表示现阶段孩子无法接受,可以等到一岁后再试试看。我自己的孩子,婴儿时期对黄豆会过敏,只要加入豆类制品,他就长疹子,两周后再试还是长疹子;现在他两岁多,最爱吃的蛋白质是豆腐。

  罐头辅食不完全天然

  我一直提倡“懒人电饭锅法”,教父母如何轻松做婴儿辅食。别小看这种不用大脑的煮法,它不但方便快速,而且是最能够保持食物完整营养的方式之一。做法很简单,只要将糙米、蛋白质(魩仔鱼、豆腐或蛋)、纤维质(洋葱、西红柿或苹果)等等,能够煮熟、可以搅烂的食物统统放进电饭锅里蒸熟,隔天再用果汁机或食物调理机打烂,先把一部分用制冰盒冷冻起来,等需要时再拿出适当的量,用电饭锅蒸或微波加热后即可食用。

  如果孩子对于辅食出现不耐烦或不爱吃的态度,可能要想想,是不是东西太淡了,不好吃?这时可以加点盐巴、橄榄油甚至是糖来调味,或变化一些颜色,让食物看起来可口些。如果食物的口味还不错,宝宝还是不吃,有可能是形状不对。有些孩子不喜欢泥状,才七、八个月大就想吃有颗粒、有口感的食物,如果宝宝想吃成人碗里的食物,只要不是具强烈刺激性的,不妨顺着他。

  虽然自己煮辅食营养又卫生,但偶尔吃婴儿罐头食品我也不反对,我自己出门时也会带着,因为实在很方便。不过,最好不要常吃。道理很简单,把苹果打成泥状,再搁置十五分钟,果泥就会沉淀、变黑,但为什么罐头食品的苹果泥就不会变黑?因为加了抗氧化剂,而不会沉淀是因为加了起云剂。抗氧化剂和起云剂不是不好,但毕竟属于食物添加物,能免则免。

  如果宝宝四到六个月大时爸妈就开始给辅食,通常在宝宝八、九个月大时就会吃得不错。如果原本吃得很好,却突然不吃了,那有可能是宝宝吃腻了,就要开始给一些较硬、具有口感的食物。

  把吃饭主权还给孩子

  通常在十个月大到一岁间,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自己的个性,有的会开始耍脾气,会想要吃大人的食物,也不喜欢人家喂。这时可以准备一些能让孩子自己用手抓食的手指食物(Finger Food),只要不太硬,什么种类都可以。比如土司撕成一片片,或将煮软的红萝卜及土豆切成一块块,放到盘子里让宝宝自己拿,这不但会让宝宝觉得很有乐趣,又可以促进手眼协调。不一定要用汤匙,只要让孩子吃饭没有压力,弄得满地也无所谓,孩子喜欢玩就让他玩。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候吃饭会不专心,对周遭的兴趣远大于食物,这时父母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宝宝找回吃饭的乐趣。首先,把吃饭的主权还给孩子,让他决定吃什么、吃多少。千万不要把一盘满满的食物放在孩子面前,这样宝宝的压力会很大,尤其如果要求他要吃光光。有个小方式是,可以给宝宝一个很大的盘子,上面放很少的菜,然后孩子会开始挑他喜欢的东西吃,一面挑一面吃,到最后他会有成就感的吃光光。而且用这个方法,可以很容易测试出宝宝对食物种类的好恶。

  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可以想办法把它打烂,和在其他食物里面,让他看不出来这是什么东西,或者尽量寻找可替代品。例如他不喜欢吃青菜,就可找水果替代,没有必要非吃哪个东西不可。另外,等他心情好的时候,让他再试试,如果孩子不喜欢某样食物,等哪一天他玩得很 High 时,也许突然间就觉得这东西没那么讨厌。反正不要心急,一般孩子从不喜欢到喜欢,大概要试三十次以上。

  愉悦的心情,享受用餐乐趣

  有个研究是,爸妈如果吃东西很开心,孩子就会觉得吃东西很开心。基本上吃饭时,不要太严肃,这比你在准备食物时的各种巧思来得重要。

  总而言之,吃饭的心情要轻松愉快,孩子没吃完辅食也没关系,绝对不要强迫喂食,让孩子享受吃东西的乐趣。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