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无法独立睡觉 详解英国婴儿睡觉训练

2016-01-14 15:44 来源:网友分享

  最近收到家长的问题:“我孩子两个月了,一直都和我睡,现在放他在自己的床上就哭,怎么让他独自睡小床,他哭就让他哭不抱他吗?”

  总体说来,婴儿的独立睡觉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婴儿出生后会与母亲接触亲密,如果经常依附母亲或者是与父母合睡,就会形成睡眠时的“关联” (sleep association),这种关联就是父母的温度,体味与感觉,婴儿适应了这些,如果给他们换了环境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床上,他们就会不适应所以会哭闹。以上提出问题的家长提到两个月的宝宝习惯了和自己睡,孩子已经形成睡觉关联,冷不丁被放到自己的床上会哭闹是很正常的。睡觉训练的本质就是让孩子改变睡觉关联,把与母亲的关联改变为自己的床。那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在生命的第一年,孩子的变化可谓是如此之大,下面具体分成不同时期谈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而一步步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能力。

  0-3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大于他们醒着的时间,一般是一天16个小时左右。婴儿在夜间会醒来,主要是他们夜间要吃奶,任何的不舒适也会让他们醒来。这个时期的婴儿是不知道白天与黑夜的。”

  要想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能力,从生命的开始就要开始,这种培养不是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床上愣让他哭,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做准备,以下几点供以上提出问题的家长参考。

  教婴儿白天与黑夜的概念,例如白天睡觉不拉窗帘,保持室内的光亮,也没有必要为了孩子睡觉而特意不制造任何嘈杂的声音。夜晚的时候要把灯调的暗一些,说要也要小声。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在英国婴儿的喂养与睡眠是主张规律性的,父母多掌控,因为婴儿夜间也有吃奶的需要,所以睡眠与吃奶紧密相关,尽量白天多喂,晚间少喂。

  建立晚间睡觉前规程,例如洗澡,换尿布,穿睡衣,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一个亲吻,一个拥抱,然后把婴儿放到自己的床上。

  睡前最后一次喂奶最好在睡前规程之前,否则吃奶入睡就会成为入睡的关联,孩子不吸引奶水就无法入睡。

  如果以上的都做到了,孩子被放到自己的床上还哭,可以尝试一下襁褓毯。这种毯子把婴儿裹紧,是模拟母体的温暖与拥抱的感觉,这样婴儿在自己的床上也有类似的睡觉关联,

  3-6个月的婴儿

  “这个时期孩子需要的夜奶会越来越少,而且一觉能够睡得时间越来越长。有些婴儿甚至有能力睡8个小时以上,但是不是所有的婴儿都能够做到。孩子4个月时他们的夜间睡眠时间应该能够做到白天睡眠时间的两倍。”

  培养孩子的睡觉能力,这个时期还要继续。经过每日规律的作息及睡前规程的重复操作,婴儿已经对于夜间睡眠有了充分的认识,即便是需要父母哄睡,自己也应该有能力在自己的床上睡了。当然这个时期的孩子还需要夜奶,夜间还会醒。所以真正意义的睡眠训练,英国专家是建议6个月以上,孩子从生理上可以断掉夜奶了。

  6-12个月的婴儿

  “这个时期的婴儿从生理上可以断夜奶了,有些婴儿可以做到连续睡眠12个小时左右,总体夜间睡眠逐渐增加,白天睡眠不断减少。”

  一般情况没有经过特殊的睡觉训练的婴儿是不会自主入睡的,其次即便是父母哄睡后把他放到自己的床上,晚上醒来也不具备再次入睡的技能,需要父母来安慰。研究表明,6个星期以上的婴儿就会像成人在睡眠过程中经历不同阶段,先是浅睡眠,然后进入像梦一样的睡眠状态,随后进入深度睡眠。但是这个循环过程比成人短得多,大概从45分钟至1小时。如果孩子没有自行入睡的本领,一晚上就会醒好几次。6个月至1岁期间是对孩子进行真正意义上睡觉训练的最好时期,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自主入睡,同时可以睡整觉,这就要把与母亲的睡觉关联彻底更改为自己的床。那具体怎样做呢?

  在英国睡觉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控制哭法”和“椅子消失法”。

  在介绍两种方法之前我还是要唠叨一下睡觉训练的前提条件,建立规律的日常作息及睡前规程,如果父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进行睡觉训练不但不会有效果,同时也会弄得自己和孩子身心疲惫。日常作息的饮食与小憩都与夜间睡眠息息相关。

  例子:

  日常作息:6-9个月的婴儿(从这个作息可以看出英国专家提倡从6个月开始断夜奶)。

  饮食:7:00am:奶+早餐;11:00:奶+中餐+奶;2:30pm:喂奶;5:00pm:晚餐+水;6:20pm:一日中最后一次喂奶。

  睡眠:9:00am-9:45am上午小憩;12:30-2:30pm下午小憩;7pm-7am夜间睡眠。

  睡前规程:6个月-9个月的婴儿

  5:00-5:30pm: 晚饭;5:30-6:00pm玩;6:00-6:20pm洗澡,刷牙;6:20-6:40pm喂奶:6:40-7:00睡前故事

  当以上成为习惯与系统后,方可进行睡觉训练。控制哭法和椅子消失法都是改变婴儿的睡觉关联(sleep association),例如训练前的关联是母亲的体温,拥抱,轻摇甚至歌声,经过睡觉训练后婴儿不需要睡觉关联,而直接可以在自己的小床上入睡,而且能够睡整觉。

  控制哭法:

  “控制哭法”,一般三天见效。所谓控制哭法,就是让孩子哭,但是要有控制的。一般孩子在大人怀里睡着,这下你直接把他放到床上,关门就走,他当然就开始大哭。这时你开始计时,从10分钟开始,然后你进去,但千万不能有眼睛对视,也不要说话,就轻轻地抚摸他,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再计时,这回每次加5分钟,直到小孩睡着。半夜醒了用同样的办法,午休也一样。方法不难但实施过程肝肠寸断,可一旦放弃又功亏于魁。10分钟不长,但作为母亲面对几个月大的孩子嘶吼,猛撞婴儿床的栏杆就只能听着是要咬牙的。我这个急性子的母亲,当时选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也的确体会了培训过程的心理煎熬,但是这种方法的确见效很快。第一次,两人用了20多分钟就都睡着了,果不其然,第三天两人就能独立入睡,而且能够睡整觉了。

  椅子消失法

  另一种方法是“椅子消失法”,这种方法较为舒缓,但是耗时也长,需要2-3周,父母要有足够的耐性与时间才能够取得成功。我当时选用控制哭法,也是双胞胎从出生就非常独立,这也是给逼的,两个婴儿不可能得到一个婴儿所有的关注,但是对于一些非常有依赖感的婴儿来说,“椅子消失法”不失为一种较为折中的好办法。具体方法是在完成睡前规程后,你不哄睡,就直接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小床上,但是你搬个椅子坐在旁边,孩子肯定会哭,但是你也只能让她哭一下,同样开始计时,比如先定10分钟,然后你去安抚一下宝贝,但是不要有眼睛对视,不要说话,然后计时每次增加5分钟直到婴儿入睡。这样持续2-3天,但是你不要忘记,孩子的睡觉辅助是你在他身边,所以从第4天起,你把你的椅子挪得离孩子的床远些,利用同样的计时与安抚的方法,再坚持2-3天,椅子再挪远些直到你的椅子可以挪出宝贝的房间为止,当你挪出椅子,对于宝贝来说是个很大的变化,这时再利用“控制哭”法,但是孩子已经受过一定的训练,应该比直接的控制哭法要平和和起效快。对于此方法我没有实践经验,但是方法就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控制哭法”和“椅子消失法”的根本是去除婴儿的睡觉辅助,一种方法较强硬,一种方法较舒缓。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婴儿期能够去掉睡觉辅助,不但提高了育儿的质量,而且终生受益,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睡好觉也是一种能力。

  有问有答:

  如果家里空间有限,婴儿不得不和父母同房,是否可以进行睡眠训练?

  答:可以,只要婴儿有自己的婴儿床,不与父母同床就可以。这点我也经历过,奥利和查理1岁多时回中国姥姥家,我们和孩子只有一间房,当时给孩子各自准备了自己的旅行婴儿床,每晚孩子7-8点睡觉,我们把他们直接放在自己的床里,晚一点10:00-11:00我们再进去睡,大家都能睡到大天亮。

  何时开始睡觉训练?

  答:6个月以上,孩子断了夜奶后,我是在双胞胎9个月时进行的控制哭法的睡觉训练。

  如果与父母和床而睡是否可以进行睡觉训练?

  答:睡觉训练是改变婴儿的睡觉关联,如果与父母和床而睡就是父母的体温与味道时刻伴随,睡觉训练是无法实施的。但是如果与父母合睡,父母与婴儿都能够得到质量高的睡眠,也可以。但是孩子总有与父母分离的一天,与父母粘得越紧,时间越长就越难分开。

  孩子是否需要睡觉训练?

  答:我们世世代代都没有进行睡觉训练,不都过来了。但是”新育儿“的观点是提高孩子与父母的生活质量。如果婴儿没有掌握独立睡觉的能力,大人哄睡没有关系,但是由于婴儿的睡眠周期短,夜里醒来没有能力自主入睡,这样大人与孩子都无法睡整觉。

  睡觉训练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答:珍惜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是在孩子吃饱了喝足了睡好了之后,没日没夜的耗在一起,疲惫不堪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睡觉训练不是让婴儿哭而不管,而是在严格的监控之下,即便孩子掌握了睡觉能力,也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晚上哭闹,例如生病,季节变化,噩梦等,这些家长都要给予关注。而且经过睡觉训练的孩子有异常表现,家长很快会查觉到。

  睡觉训练要注意的安全措施?

  答:首先要选用婴儿睡袋,而不是被子,婴儿在自己床上睡觉,如果自己挪动被子挡住呼吸,家长难以察觉。其次,如果与婴儿分房,要选婴儿监听器,有室温显示的最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