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说寨卡病毒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2016-01-29 11:03 来源:网友分享

  世卫组织说,目前已发现一例可能的人际传播病例,并从一名男性患者的精液中分离出寨卡病毒,不过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性传播是否为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目前,寨卡病毒主要在巴西、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传播。世卫组织提醒说,寨卡病毒接下来有可能会传播到美洲绝大多数国家,应提早准备应对。在美洲大陆以外,英国也于上周首次在本土发现寨卡热病例,3名患者曾前往美洲地区旅游;一名在美国夏威夷出生的小头症新生儿17日被确认感染了寨卡病毒。

  目前,哥伦比亚和牙买加政府已经建议本国女性将怀孕计划推迟6到8个月,避开目前的寨卡病毒传播高峰。

  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25日表示,正在研究用疫苗防治寨卡病毒的可能性。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也表示将研发相关疫苗。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 (ZIKV)属于黄病毒科病毒科,黄病毒属,可以通过伊蚊传播给人类。和黄病毒科内的其它病毒一样,寨卡病毒有包膜和二十面体的蛋白衣壳,为正链RNA病毒。与它最密切相关的病毒是Spondweni病毒。在人类中,它会导致称为兹卡的轻微疾病。兹卡疾病,或又称为兹卡发热,自20世纪50年代一直仅仅发生在赤道附近非洲和亚洲的狭长地带。

  寨卡病毒可以由白天活跃蚊子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种病毒。研究表明,寨卡病毒在伊蚊体内的外在潜伏期约为10天。该病毒的脊椎动物宿主主要是猴子和人类。目前来说,该病毒的发病机制还并不明确。科学家的假设是,zika病毒开始时会感染树突细胞近核的部位,随后扩散到淋巴结和血液中。一般的,黄病毒科病毒通常在细胞质中复制,但zika病毒的抗原已被发现被感染的细胞核中。

  这种病毒引起的症状就像是登革热的温和形式 。感染该病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头痛、斑丘疹,发热、全身乏力、红眼病和关节痛。开始时,会有轻度头痛,并逐渐发展到斑丘疹、发烧、背部疼痛。两天之内,皮疹消退,并在三天内,发烧结束,但皮疹依然存在。至今仍然没有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政解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