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16:13 来源:网友分享
继埃博拉(Ebola)、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之后,2016年初,又一种名为Zika(寨卡)的病毒闯进了公众的视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当前Zika病毒正在“爆炸式蔓延”,美洲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感染,未来12个月可能会有300万-400万人感染该病毒。另外,Zika病毒也在亚洲引发了忧虑,尤其是人口密集的赤道地区国家。
Zika病毒被认为与婴儿小头畸形症有关系,患上小头畸形症的胎儿头部在母体内就停止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智力不足、行动不便等。近日,哥伦比亚卫生部已建议该国女性暂缓怀孕。
此次Zika疫情,在引发各国公共卫生担忧的同时,在医药界也掀起了研发相关疫苗的热潮。据悉,目前尚无有效预防Zika病毒感染的疫苗产品。
近日,韩国生物医药公司GeneOne表示,正在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novio合作开展有关Zika疫苗的临床前工作。这也是双方继去年联合开发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苗之后的第二次合作。此次合作将利用Inovio专有的SynCon平台生产一种合成的Zika疫苗。
根据上周发布的消息,该款Zika合成疫苗在一项临床前测试中,在小鼠体内产生了强大持久的抗体和杀伤T细胞免疫反应。双方计划接下来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进一步测试这款Zika疫苗,同时开始临床疫苗的生产,于2016年底前进入I期人体临床试验。
目前,疫苗领域的2大巨头赛诺菲(Sanofi)和葛兰素史克(GSK)也正在开发针对Zika病毒(寨卡病毒)的新型疫苗。本月初,印度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Bharat Biotech)宣布已成功开发出2种Zika疫苗,正在等待政府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该公司还表示,有能力在4个月生产出100万剂Zika疫苗。
而在国内,已有3家机构宣布开发出了Zika病毒的快速检测试剂,分别为: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出血热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清华控股旗下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寨卡病毒(Zika virus):
寨卡病毒 (ZIKV)属于黄病毒科病毒科,黄病毒属,可以通过伊蚊传播给人类。和黄病毒科内的其它病毒一样,寨卡病毒有包膜和二十面体的蛋白衣壳,为正链RNA病毒。与它最密切相关的病毒是Spondweni病毒。在人类中,它会导致称为兹卡的轻微疾病。兹卡疾病,或又称为兹卡发热,自20世纪50年代一直仅仅发生在赤道附近非洲和亚洲的狭长地带。
寨卡病毒可以由白天活跃蚊子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种病毒。研究表明,寨卡病毒在伊蚊体内的外在潜伏期约为10天。该病毒的脊椎动物宿主主要是猴子和人类。目前来说,该病毒的发病机制还并不明确。科学家的假设是,zika病毒开始时会感染树突细胞近核的部位,随后扩散到淋巴结和血液中。一般的,黄病毒科病毒通常在细胞质中复制,但zika病毒的抗原已被发现被感染的细胞核中。
这种病毒引起的症状就像是登革热的温和形式 。感染该病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头痛、斑丘疹,发热、全身乏力、红眼病和关节痛。开始时,会有轻度头痛,并逐渐发展到斑丘疹、发烧、背部疼痛。两天之内,皮疹消退,并在三天内,发烧结束,但皮疹依然存在。至今仍然没有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