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21:29 来源:网友分享
“非典”、甲型h1n1流感......
这些传染病都成为了我们记忆的一部分
而我国针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反应力
也一直在提高
最近,国家传防“十三五”规划也出炉啦
来看看未来五年
我国将如何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出台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要求提升针对突发性急性传染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平台。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重症和死亡比例高,早期识别困难,缺乏特异和有效的防治手段,易导致大规模暴发流行、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须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的传染病。
规划要求,到2020年末,建立健全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体系,有效落实应对准备和综合性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大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影响力。
规划回答了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
需要“有什么”的问题
那具体要有什么呢?
要有一套成熟的预警系统
规划要求,加强针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警机制,强化“同一个健康”理念,将突发急性传染病源头防控的措施与项目纳入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规划中。
规划要求从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评估预警机制等方面全面掌控传染病疫情的评估和预警,让全国超过三成人懂得如何应对急性突发传染病。
具体这样做:
◆控制传染源。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提升家禽畜牧业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防控人畜(禽)共患病;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减少公众接触传播野生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潜在风险。
◆切断传播途径。发现疫情后,科学有效开展疫源地消杀灭和预防性消杀灭等工作。和海关、旅游、交通、民航等部门开展配合,防止传染病远程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强社会动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营造有利氛围。
◆ 改进监测、评估和预警。在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并强化以突发急性传染病为重点的综合性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改进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质量。
具体目标
☆全国居民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30%以上。
☆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大力提升病例安全、规范转运能力。
☆省级和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覆盖率达90%以上。
☆有动物鼠疫流行风险的疫源县监测工作覆盖率达95%以上;全国鼠疫监测县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90%以上。
要有一支高效的“快速反应部队”
规划要求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全面建设县级卫生应急指挥终端,省级和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分别建成(升级)卫生计生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作业中心,建成高效的“快速反应部队”。
其中有这六个重点工作:
◆升级改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推动县级卫生应急指挥终端建设。
◆推动国家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作业中心建设,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及时发现、报告、预警等提供技术信息平台支撑。
◆支持各省份开展省级院前急救机构应急平台建设,接入地市级院前急救机构系统信息,实现相关病例安全转运的有效调度和全过程监管。
◆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卫生应急队伍配置移动单兵信息传输装备,满足队伍在应急处置现场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应急指令接收与反馈等需要,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处置效率。
◆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部署媒体监测和情报收集、分析系统,收集、分析突发急性传染病相关的最新疫情信息和舆情形势,及时核实并有效应对。
具体目标
☆地市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完成率达95%以上,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作业中心建成率达95%以上。
☆95%以上的地市级院前急救机构系统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信息驳接。
☆100%的地市级以上卫生应急队伍信息平台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信息驳接。
此外,还要推进卫生应急人才的培养,加强应急培训演练、支持科研攻关和强化国际合作等。
要抓三个防控重点项目
规划要求,要建设(升级)三套急性突发性传染病防控重点项目。
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项目内容 | 覆盖范围 |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 | 国家级,各省级和地市级,有条件的县级。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作业中心建设 | 国家级,各省级。 |
探索突发急性传染病症候群监测管理系统和医疗机构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以及医院应急平台建设 | 各航空口岸城市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 |
院前急救机构应急平台完善 | 各省级和地市级。 |
卫生应急队伍信息平台完善 | 国家级,各省级和地市级卫生应急队伍。 |
媒体监测和情报收集系统建设 | 国家级,各省级。 |
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平台
项目内容 | 承担的主要任务 |
完善国家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检测平台 | 完善未知和罕见病原体检测技术,全面提升对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未知病原体快速筛查和已知病原体全面检测的能力。 |
提升省级实验室对已知病原的快速排查能力 | 具备对主要已知可引发出血热、重症肺炎和脑炎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筛查鉴定能力。 |
确保地市级实验室具备重点病原快速检测能力 | 具备48小时内完成人感染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和鼠疫等不少于4种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的快速检测能力。 |
加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基本检测能力 | 具备规范采集、保存和运输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样本等能力。 |
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 | 积极推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 |
鼠疫防控能力建设
项目内容 | 承担的主要任务 |
鼠疫疫情监测 | 在全国开展人间疫情监测,在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开展动物疫情监测,并做好相关风险评估。 |
鼠疫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 完成全国鼠疫监测县鼠疫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完成一个国家级鼠疫专业实验室标准化改造任务。 |
重点地区疫源地调查 | 在重点地区和其他鼠疫疫源不明地区,开展鼠疫疫源性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
国家级菌种保藏机构培训演练基地的运行 | 完善1个国家级鼠疫菌种保藏中心(青海菌库),2个国家级鼠疫菌种保藏专业实验室(云南、吉林),以及培训演练基地(河北)的运行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有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