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6 09:25 来源:网友分享
第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它能造成胃黏膜的损害、炎症,甚至溃疡,是一种“吃进去的细菌”。幽门螺杆菌传染性很强,主要经口口传播,也就是说,在餐馆吃饭时,如果碗筷消毒不达标,或者同吃一盘菜的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会造成病菌的传染。
第二,饮食和环境因素
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抽烟,食用过热过冷、过于粗糙、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可损伤胃黏膜。年轻人压力大,夜生活频繁,不到凌晨不安寝,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此以往也容易加剧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部分药物
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疾病时主要破坏胃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还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导致贫血。服用大量非甾体抗炎药后可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使其受损害,这类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按剂量服用。
1) 急性胃炎:临床可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以单纯性最为常见。
①急性化脓性胃炎由化脓菌引起,以胃壁黏膜下层病变为主的急性感染性胃部疾患。常以急腹症形式发病。
②急性糜烂性胃炎发病前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以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应激状态病史。
③急性单纯性胃炎:以感染或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
④急性腐蚀性胃炎:自服或误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剂后引起胃黏膜发生变性、糜烂、溃疡或坏死性病变。
2)慢性胃炎: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①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上腹疼痛,疼痛多数无规律、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②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③慢性糜烂性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起病往往较急且重,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现呕血、黑便,休克,出血停止后常易复发。
误区1: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粥与油炸食品、不发酵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经常喝粥。但人们若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好处。这是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
误区2: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以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临床实践证明,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如胃溃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误区3:生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很多人都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只要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可以缓解症状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因此,胃病患者若想用生姜治疗胃病,应请中医师依据自身的病情采用合适的含有生姜的方剂进行治疗。
一、定时定量进食:胃酸分泌具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即一日三餐之时的分泌高峰,常食零食,使得胃工作紊乱,破坏了胃酸分泌正常的节律,久之可导致胃病,因此,日常的饮食应一日三餐,不可过多进食零食。每餐的进食量应适度,过饥或过饭,或饥,饱不均饮食,使胃正常运转失常而致消化不良,因此,应养成定时,定时时饮 食的良好卫生习惯。
胃病患者日常应该如何护理呢
二、提倡戒烟和适量饮酒。如果已有消化系统疾病,应立即戒掉烟酒。吸烟可使胃部血管收缩,减少胃部血液供应,同 时抑制胃黏液的分泌,加重胃黏膜损害;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管的血流量,但是过量饮酒能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 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因此,可适量饮用米酒、啤酒、葡萄酒等低度酒。
三、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便后、饭前洗手。生吃瓜果要冲洗干净。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细菌。不食变质、霉变食物。
四、不乱服损伤胃肠的药物。某些治疗感冒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扑热息痛,强的松等,破坏胃黏膜屏障,或刺激胃酸、胃蛋 白酶的分泌,减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均能导致胃病。因此,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损害胃黏膜的刺激性药物,若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时,应饭后服用,以减轻 其对胃部的刺激作用,并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