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23:04 来源:网友分享
长期困扰中药注射剂产业化的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等关键技术问题,日前在广东制药企业丽珠集团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联合攻关下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中药注射剂产品升级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被授予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科研成果转化后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中药注射剂产业化示范标本。
数字化中药的前世今生
在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的展厅里,静静伫立着一根长达2.23米的蒙古黄芪。这条“黄芪王”正在申报世界上最长的黄芪干燥根吉尼斯纪录。在距它500米外的自动化中药生产线上,来自山西吕梁的黄芪和甘肃定西的党参正在被提取精华,制成一种抗肿瘤的中药针剂——“参芪扶正注射液”。
党参和黄芪作为两味中药,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在利民制药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研发注射剂之前,具有活血化瘀、提高人体免疫力效果的“参芪”,作为医院制作的口服方剂也已经使用了近10年。东直门医院李乃卿教授偶然发现,“参芪”作为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用药,对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临床效果特别好。
1986年,利民制药厂和东直门医院决定共同研究参芪注射液产业开发。经过三年艰苦奋斗,1999年“参芪”终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正式生产批文,被命名为“参芪扶正注射液”。
2000年,“参芪扶正注射液”销售出12万瓶,2001年达到30万瓶。从2001年开始,利民制药厂开始对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数字化探索,即对中药的种植、提取制备及检测等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控制,以期质量稳定可控,力保产品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