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11:03 来源:网友分享
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感冒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能抑制膀胱癌的扩散,并降低其在小鼠中的化学抗性,从而为未来治疗晚期膀胱癌带来了希望。
膀胱癌是世界上第七大最常见的男性癌症。每年,日本约有2万人被诊断患有膀胱癌,其中约8,000人—大多数是男性,死于该疾病。膀胱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肌侵犯袭性癌症,五年存活率为90%;肌性浸润性癌症,预后很差。后者通常用诸如顺铂等抗癌药物治疗,但往往会产生化学抗性,并扩散到如肺和肝以及骨这样的器官。
在最新的研究中,将用荧光素酶标记的人膀胱癌细胞接种到小鼠中,产生异种移植膀胱癌模型。原发膀胱异种移植物逐渐生长。45天后,在肺、肝和骨中检测到转移性肿瘤。通过使用20,000多种基因转移肿瘤的微阵列分析,该团队发现,代谢酶醛酮还原酶1C1(AKR1C1)增加了3至25倍。他们还发现,25个癌症患者中移除的转移性肿瘤中AKR1C1水平都很高,证明小鼠中发现的这一现象在人体中也会发生。在肿瘤周围产生的炎症物质,例如白细胞介素-1β,与抗癌药共同作用,升高酶水平。
研究人员还首次确认了AKR1C1能增强肿瘤促进的活动,并证明该酶能阻断顺铂和其他抗癌药物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最后发现,将氟灭酸(一种AKR1C1的抑制因子)接种到癌性膀胱细胞中,能抑制癌细胞的侵袭活性,并恢复抗癌药物的有效性。氟芬那酸也是一种治疗普通感冒的非类固醇抗炎药。
该团队的发现有望促进旨在改善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临床试验。在最新的癌症治疗中,使用的是昂贵的分子靶向药物,对医疗经济和各州的财政储备都带来了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