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明星亲历证明:癌症≠死亡

2017-05-22 12:45 来源:网友分享

  2009年10月22日,邢正英阿姨发现自己患上了乳腺癌,经历6次化疗后如今病灶消失了,邢正英更加坚强乐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邢正英用她的故事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更重要的,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身边人,医疗手段杀癌细胞只治标,预防肿瘤癌变才是本。14日,记者来到吉林省肿瘤医院,面对面与抗癌明星和专家交流,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癌症。

  癌症发病率高不容忽视“每分钟6人被确诊患癌症”的新闻触动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面对这种说法,吉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士新介绍说,肿瘤发病率在全国和世界范围都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癌症的发展出现低龄化趋势。例如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就曾有20多岁的低龄化患者。

  乐观生活癌症也能被打退面对癌症高发,很多人感到害怕,但当疾病真地到来时人们却没有退路。这不,今年59岁的邢正英就是一位抗癌明星。2009年初,邢正英的哥哥被确诊为癌症,为照顾哥哥,邢正英在家和医院之间不停地奔波。细心照顾了10个月后,哥哥还是走了。那一刻,邢正英一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垮了。就在那时她无意中发现乳房处有硬块。同年10月22日,邢正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医院检查后“乳腺癌”3个字给了她当头一击。两天后做了手术。术后经过6次化疗,邢正英面部浮肿,头发几乎落光了。

  就在邢正英失去信心时,吉林省抗癌协会的病友们来到她身边。在病友们的陪伴下,她在患病后第一次走进南湖公园。“在公园里看见病友们唱歌、跳舞欢快的样子,我受到了鼓舞。”邢正英说,从那时起,她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带着快乐的心情跟病友们一起到公园活动。如今,因科学治疗、坚持锻炼等多方面努力,邢正英的不适症状逐渐减轻,从3个月检查一次到半年检查一次,再到现在一年检查一次,邢正英不断收获惊喜。“下午,我还要上舞台表演太极扇呢!”邢正英开心地对记者说。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邢正英拉着记者的手说:“我要用自己的例子告诉更多人,坚持体检、提早预防很重要。”以前她一直认为自己身体不错,即使哪里不舒服也不去医院,在照顾哥哥的那段时间里,感觉身体特别疲惫但还在坚持,直到后来坚持不住了才走进医院,可这时疾病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杀癌细胞只治标预防肿瘤癌变是本为让更多人认识到癌症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吉林省肿瘤医院开展了免费义诊活动。14日记者在义诊现场注意到,来检查的不仅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还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一定检查一下,有啥毛病提早治疗,不仅少花钱也少遭罪。”52岁的刘阿姨手拿免费体检卡说。

  对于市民们积极的预防态度,刘士新高兴地说:“义诊虽然加大了医生的工作压力,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家减少疾病的痛苦,比什么都值得。”据他介绍,肿瘤的发生是生物进化中正常的过程,每个人体内都有可能产生肿瘤。肿瘤细胞生长得很慢。通过医疗手段杀死癌细胞只是治标,要治本还得从预防肿瘤细胞癌变做起。刘士新重点提到了体检预防。例如胃癌,早期发生时症状不明显,但约七成患者确诊患癌症时已到中晚期。特别是中年男性更因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等原因成为胃癌发生的“主力军”。另外,传统饮食习惯如喜欢吃高盐、腌制食品对身体不利。

  “及时体检,发现一个早期癌就能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刘士新感慨地说,如果能积极改变不良环境和生活方式,40%的肿瘤发生有望得到预防;如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规范化治疗,约70%的患者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疾病不光靠预防也靠好心情大家都知道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具有很多诱发因素,但总体来说,与人的内在机能紊乱有关,情绪和个性是很重要的环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敏感、抑郁、多疑、厌世是癌症的催化剂,原因在于抑郁情绪能削弱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机能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当细胞突变时不易自我清除。比如有些女性癌症患者爱较真儿,性格内向,爱生气又不擅表达,导致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使乳腺和卵巢受到伤害。而很多优秀男性拼命工作、压抑自我,患胃癌与胰腺癌的较多。为此,适当地为自己减压,学会快乐生活也是积极防癌的正确态度。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社会万象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