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1:34 来源:网友分享
疫苗被科学界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它的出现让人类有能力与传染病对抗。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疫苗。虽然占少数,仍然有一些人对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特别是欧洲地区。
疫苗被科学界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它的出现让人类有能力与传染病对抗,是目前仅有的一种能够完全根除传染病流行的医学手段。作为生物制药的一个重要分支,疫苗能够阻断病毒、细菌的传播,是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疫苗。虽然占少数,仍然有一些人对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特别是欧洲地区。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超41%的法国人认为疫苗是不安全的。
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儿科专家们表示,每天都会与对疫苗抗拒的父母交流、沟通,以消除他们的顾虑。他们罗列了父母们对于疫苗最常见的7大误解,具体如下:
误解1:疫苗会导致自闭症
真相:拉什大学儿科初级保健中心的儿科医生renee slade强调,疫苗与自闭症之间毫无关联。人们对于“疫苗增加自闭症风险”的担忧起源于1997年的一篇文章。事后调查发现,文章的作者仅仅是出于利益诱惑而发表本无依据的说法,最终他被注销行医执照。之后大量的研究已然推翻了这一谣言。
关于自闭症的致病机理,尚未清晰。但是,越来越多的自闭症研究专家相信,自闭症起因于胎儿时期。而这个时期,疫苗并未参与其中。
误解2:没有必要在婴幼儿时期接种疫苗
真相:儿科传染病专家kenneth boyer表示,生命初期接种的疫苗,防御的都是最致命的疾病。这也是婴幼儿需要及早接种疫苗的原因。一旦错过疫苗接种的最合理时期,将会增加婴幼儿患百日咳、麻疹、白喉等疾病的风险。
很多父母对新生儿需接种疫苗的数量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疫苗种类的增加无疑让孩子暴露于过多的抗原环境中。相比于过去,现在儿童(<6岁)建议接种的疫苗数量超30种,且疫苗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误解3:疫苗接种程序太紧凑,应该有间隔
真相:免疫接种流程是几十年医学经验和研究优化而来。然而,很多家长觉得卫生部门的疫苗接种时间安排太过严格。但是,boyer强调如果不按时间接种,不仅会使得疫苗失效,还会产生额外的医疗过程和费用。
误解4:疫苗会引发它们原本应该预防的疾病
真相:疫苗并不会引发疾病,因为它们含有的病原微生物并不具备伤害力,只是保留了刺激免疫系统的能力。
简单地说,疫苗通过“模仿”所预防的疾病,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并记住抗原记忆,从而分泌抗体等保护物质阻止病原菌的侵袭。当然,抗体的产生过程有时候会导致个别接种者发烧或者轻微肿胀。
误解5:疫苗含有有害毒素
真相:事实上,疫苗确实含有微量的甲醛、汞和铝元素。这些化合物会增加疫苗的安全性。它们负责确保疫苗无菌或者促使疫苗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超过疫苗所需含量,它们才会对身体有害。
父母们较为担心的是有着疫苗防腐剂功效的硫柳汞化合物,但是关于硫柳汞致病的结论并未得到证实,不过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地区已经禁止在疫苗中添加该物质。
误解6:疫苗的有效性从未被证实
真相:这一谣言显然站不稳脚跟。得益于疫苗的出现,95%的儿童对一些传染病形成了免疫屏障。无数学术研究已经证实疫苗的有效性。正是因为疫苗,人类才能真正消灭天花病毒,才能大大降低因百日咳、麻疹、破伤风等疾病造成的死亡。
误解7: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
真相:讽刺的是,一些家长拒绝疫苗是因为疫苗过于高效,已经让一些本该引发高死亡率的疾病很少发生了。但是,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概念——“群体免疫”,它是指人群中有免疫力人口的数量占多数,因而疾病很难大范围传播。
近几年的传染病爆发提醒我们:一旦接种人群下降,会降低对疾病蔓延的防御能力。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消失殆尽的疾病也可能卷土重来。
boyer 解释道:“不接种疫苗类似于在十字路口不按照信号灯通行。出现红灯时,3个人停下来1个人继续前行,发生事故的概率会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多个人无视规则,那么每一个人遭遇交通事故的风险则会相对增加。”
(一)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
(三)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