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7 09:37 来源:网友分享
听不准就说不准
语言发育的最初阶段就是模仿,宝宝首先必须能听清父母的发音,才能发展到模仿发音。有听力障碍的宝宝由于听不清楚,导致发音不准确,尤其是韵母音很重。父母还可以发现宝宝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在宝宝背后呼唤他时,需要很大的声音才能让他听到。甚至有的宝宝能自发地学会“唇读”,也就是紧盯着说话者的口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宝宝了解对方的语言,弥补听力上的不足。
带宝宝去做个听力检查是必须的,如果确实属于听力问题,就要配戴助听器,对完全丧失听力的宝宝需要植入人工耳蜗。只有听力改善了,宝宝的发音才能有进步。
舌头受到限制
舌与口底之间有一条薄条状组织,叫舌系带。正常情况下,舌系带可以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齿龈。而有少数宝宝由于舌系带过短,限制了舌头的运动,不能正常地前伸,舌头伸不出口腔或只能伸出一点点,不能超过下唇下沿。因而,发翘舌音时常常发不清楚。翘舌音又称卷舌音,包括zh、ch、sh、r。无论父母如何纠正,宝宝也很努力地发音,但就是做不到。
是否需要做舌系带手术是不少父母纠结的问题。其实,宝宝在两岁以前进行这种手术,95%属于多此一举,即使不手术,大部分宝宝以后也会逐渐达到正常状态。如果宝宝不满4岁,舌系带过短仅仅表现为发音不清而不影响生活和健康,就没必要手术治疗,只需静观其变。
脑发育障碍
有多种染色体病(比如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和先天性代谢病(比如苯丙酮尿症)都可导致脑发育障碍,影响语言功能发育。同时,脑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70%~80%的脑瘫儿童会出现语言发育障碍。
造成脑发育障碍的原因很多,必须弄清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或康复锻炼,改善患儿的状况。小儿在3岁前的脑组织发育还不完全,还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极强,恢复能力快,在这一时期如能及时应用早期康复及早期干预的方法,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
发育还不成熟
宝宝的发音都是从不清楚逐渐变为清楚的,这个过程与宝宝的身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同步,所以,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发音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会逐渐减少,但有调查显示,3~4岁的幼儿中仍有19.82%发音不准。幼儿发音的错误比较分散,错误大多集中在辅音,原因是发音部位和方法不正确。那么为什么元音发音不准较少,而辅音错误较大呢?因为辅音要依靠唇、齿舌等运动的细微分化。三四岁的宝宝由于唇和舌尖运动不够有力,下腭不够灵活,所以发出的音往往分化不明。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个别音发不清楚时,应该及时纠正,平时多教宝宝说歌谣、说绕口令、唱歌,鼓励宝宝用语言而不是用肢体表达自己的意愿,都能帮助宝宝的语言发育。千万不要取笑宝宝发音不准,否则是对其心理的伤害,导致宝宝不敢说话,影响语言功能的正常发展。
语言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宝宝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周围人的发音清楚且标准,宝宝很容易学会,如果家里人发音不清或说方言,宝宝同样一学就会。最常见的就是n、l不分,把“姥姥”说成“脑脑”或“楠楠”说成“兰兰”。因此,最好从宝宝学说话开始,就能有一个发音标准的语言环境。
误区1: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他说话的数量。
如当给宝宝穿衣服时,或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与宝宝多说话,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
误区2: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如果说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然后把水瓶递给他,那么有可能会导致他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他的要求就已经达到了。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
误区3: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语指刚出生8—9个月的婴儿,随着成人的语音刺激,会“咿咿呀呀”学说话。这时,年轻的父母看到孩子想要说话的急切样子,便教起了诸如“汪汪(狗)”、“咕咚咕咚(喝水)”之类的话。这种教授方法虽然生动有趣,符合孩子的特点,有助于他形象思维的开发,但是却容易忽略孩子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记住“狗”和“汪汪”所花的时间相差无几,而前者是迟早要学的语言,后者却是不久就要抛弃的语言。因此,为了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家长在教他学说话时,应注意将理性词汇和感性词汇相结合。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
误区4:不让老人说家乡方言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看护,但又担心老人说的是家乡方言,会影响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所以就一再叮嘱,不让老人和宝宝说话。有的家长认为和宝宝说话他也听不懂,所以不用说也可以。
其实,宝宝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喜欢父母和他说话,喜欢这种听觉刺激,虽然他听不懂,但他会有不同的反应,开始会很惊讶地看你,看你的表情。宝宝认真接收家长给他的听觉刺激,有利于听觉注意力的集中和灵敏。
1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分辨出噪音和其他声音之间的区别,如在他哭闹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对他讲话,他会暂时停下不哭。到2~3个月时,婴儿就开始懂得别人说话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听到愤怒乃至生硬的斥责,他会哭起来;如果是温柔而友善的声音,他会微笑且咿咿呀呀地响个不停。他们还能区别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以及男声和女声。
到2~3个月时,宝宝的哭声明显减少了。2个多月时,尽管宝宝的发音器官不完善,不过婴儿高兴时会发出1~2个韵母声如“а、u、i”。特别是在高兴时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发出的韵母声,主要是基本韵母,大多是一张嘴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能发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较多的运动。
3个多月时,婴儿发音明显增多,情绪好时常常会主动发音,有时还会在成人的逗引下发出笑声。当身体舒服时,如妈妈跟他说话和戏逗他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很愉悦,嘴里还会发出“哦”“啊”的声音;如果妈妈用温柔的又适当延长的声音对他说话(最好是模仿孩子的咿咿呀呀声),宝宝就会很高兴地回应你,同时眼睛会看着你。这样的互动在宝宝满月时就可以进行,利用宝宝的自我感觉良好对其进行发声练习。
唱歌的人不管年龄大小、音色如何、歌唱技巧掌握多少,歌声自然流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的歌声是人们最爱听的,自然的歌声是唱歌者有一种良好习惯的自然发声。这种声音没有喊叫和紧压的感觉,是在自然的状况下有感情地唱出来的。
没有受过歌唱发声训练或嗓音条件不好的儿童,其歌唱的音域一般都不宽。对于这些儿童,要在辅导他们发声练习时逐步扩大音域,否则,歌声就很难唱得自然。
在高、中、低三个声区里,只有中声区是大家都能唱得比较自然好听的,因此在训练时,不管练发声或练歌曲,都要从中声区开始,然后向高声区或低声区扩展。这样的训练,可使儿童在发声时不致感到负担过重。
扩展音域是训练中极重要的问题。应当极谨慎地,严格循序地、顽强地练习音域的中间部分,即儿童的自然声区(一般在e1—bb1或c2之间)。中间部分的优良声音形成后,才能着手扩展音域。儿童必须用很自然的、容易持续的、嗓音不感到疲劳的声音来唱这个音域。要采用自然、轻柔而灵活的发声方法进行各种基本发声训练。从音域的中间部分开始,做五度和八度范围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向两端扩展半音。这样不但能谨慎地、自然而正确地扩展音域,同时也能保持音色的特性,这个阶段决不是短期所能奏效的,可能是几个月、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直到儿童用上述练习明显地巩固了所获得的成绩,唱得轻松、愉快,而且声音的质量也很好。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音量。歌曲的感情表达需要各种不同的强弱对比,因此在初学一首歌曲时,应先让儿童用最舒适、最自然的演唱音量作为基本音量,然后随着发声技能、技巧的提高而逐步加大音量。
对儿童进行轻声歌唱训练是求得自然歌声的一种好办法,不管是初学唱歌的儿童,或是每学一首新歌的时候,都用弱声或较弱的声音演唱。这种轻声歌唱不是目的,而是养成自然歌声的习惯,用以提高演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