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16:35 来源:网友分享
1.病因治疗
医生要对症下药,根据宝宝的具体病因来提出治疗方案。要是刚出生的宝宝患有便血症的话,医生可以采取维生素K1的疗法。而患有胃肠道感染病的宝宝就要及时给予有效的药物。对于患有遍及全身的感染病的宝宝来说,要采取综合疗法来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
(1)卧床休息
宝宝要多多卧床休息,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倘若病情需要,可用镇静剂。家人要严密观察和记录患儿的神志、脉搏、血压和尿量。保持小朋友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引起窒息。
(2)补充血量
要是宝宝的失血量过多的话,要及时用输血、输入右旋糖酐、5%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复方氯化钠液的方式来补充血量。
(3)止血
止血剂的给予也要对症下药。安络血、酚磺乙胺、6-氨基已酸、对羧基苄胺这样的止血剂不能随意应用。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宝宝比较适合约6毫克的甲肾上腺素加150到250毫升的生理盐水,可以口服也可以输液、皮下注射。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比较适合患有胃、十二指肠急性病变和溃疡出血的宝宝。
3.外科治疗
一般患有直肠息肉的宝宝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对于肠套叠的患者来说,要是空气或者钡灌肠没有效果或发病超过两天的话就要动手术了。而有回肠远端憩室、肠重复畸形同时有出血症状的宝宝来说,可以采取局部切除肠道的手术来治疗。
(1)症状特征
通常发病比较急,突然就出血,血液很快就会随粪便排出,也可能是在排便之后流出的。
(2)便血颜色
血液的颜色和成人所受的外伤血液颜色类似,呈鲜红色,有时会出现暗红色血液,一段时间后凝固成血块。比如痔疮和肠息肉。
(3)常见疾病
a.痔疮:痔疮及混合痔都会造成便血,通常情况下大便上附着些许血迹、大便之后会有血迹滴下。而患有外痔的宝宝在大便后则不会出血。
b.肠息肉:肠息肉虽然也有便血的症状,但是宝宝不会感受到疼痛。在排便的时候开始出血,大便结束之后便会停下,通常不会和大便混淆。如果肠息肉的位置比较高、数量比较大的话,则会和大便混淆。
c.直肠脱垂:患有直肠脱垂太长时间不得治愈的宝宝会在大便的时候出血。
d.肛裂便血:肛裂便血与一般便血的不同之处在于,肛裂时只有大便的表面一边有血迹。通常肛裂后的出血不会和大便混淆,也有一些宝宝在大便之后会滴血。
脓血或黏液血便
宝宝会排出含有粘液和血液的大便,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这意味着宝宝有患上直肠癌的可能。通常会出现在以下疾病患儿身上:
直肠癌:患有直肠癌的宝宝出血的颜色是比较鲜的,有时会呈暗红色,大便里还会混杂着黏液和血液。
饮食上
1、增加食物中纤维素,如蔬菜、水果、谷类食物。纤维素摄入量为:年龄+5—10克/天(2岁以上)。可吃麦糠饼,增加纤维素。不宜过多食用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去皮的苹果等。多吃一些不致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类、蛋等。
2、多饮水。水可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尽快排便。
心理上
婴儿不大便,家长不要给宝宝心理压力。当宝宝排不出大便时,不要责备孩子。同时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宝宝处于平和状态。
行动上
当婴儿不大便,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
1、训练婴儿大便。如每天主食后让孩子坐盆(位置要舒服)至少10分钟(因为进食后引起的反射性肠蠕动增加)并告诉孩子,并不一定要求排大便,如果想排大便也可以。
2、给婴儿按摩。可适当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还可以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1、 改变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2、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3、对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5、 中药对小儿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为胃肠结热、津亏肠燥而致,治宜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原则,可用火麻仁、瓜蒌仁、牛膝、知母、玄参各10克(婴儿酌减),煎水饮用以治便秘。
6、 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