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15:22 来源:网友分享
1、发汗退热法 发汗解表邪 常用的手法是一窝风、二扇门、列缺、风池(类似西医退烧药尼美舒利颗粒)发汗的力度由轻到重
2、直接退热法:辛凉解表 用的是寒凉穴位,比如水底捞明月、天河水、六腑 (对症处理),穴位由凉到寒
3、下法清热:泄热法 清天柱骨、推脊
4、物理降温法:桥弓、箕门(用温开水,使血管舒张)
5、应激降温法:大椎点刺放血、耳尖点刺放血(类似激素地塞米松)
6、四肢温暖散热法:补脾经、推三关、揉膊阳池,使四肢温暖,有利于散热
由于退烧的方式不同,可以交替使用,同一类方法一天最多可以用两次。
1、病在表,直接解表效果好,用小天心、乙窝风;病邪入里,先滋阴清热再解表,用补肾、清天河水。如果身热手足凉,阳气不畅,可以先用补脾、三关通阳待手足温热再解表。
如果出现汗不出,热不退,乙窝风改用二扇门。如果出汗过多,加揉肾顶,发汗伤阴后,可用“补肾、二马”滋阴。(发汗手法如图揉小天心、揉乙窝风、揉二扇门)
2、倒捏脊,第一行督脉从大椎穴到12椎;第二行膀胱经从从风门到第十二椎的胃俞;第三行膀胱经起至同第一行。捏挤到局部深红或紫红为度。一般捏挤后体温会有一过性升高,是正常现象,可以给患儿服一次退烧药,多喝水,一般半小时后体温下降1.5-2度。
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身心放松。做小儿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做到身心都放松。
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用力恰当。因为力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力度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持之以恒。除了部分外感疾病可以一两次见效外,用推拿来进行小儿保健或治疗慢性病,常需积以时日,才能逐渐显出效果,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所以给小儿做推拿应有信心、耐心、爱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小儿推拿的时间,根据病情,每次治疗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以推拿术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婴儿护肤油、按摩乳等。禁止在皮肤破损、溃疡、感染、出血等部位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小儿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着凉导致外感等。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泛,儿科常见病,甚至一部分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等,都可以应用推拿治疗。
其中疗效显著的病症有:
呼吸系统病症:感冒、咳嗽、发热、鼻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腹泻、呕吐、厌食、腹痛、积食、便秘等。
根据临床部分资料统计:治疗发热总有效率为94%;治疗急惊风总有效率为96%;治疗外感咳嗽治愈率为81%,总有效率99%;治疗小儿惊症的治愈率为97.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小儿厌食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9%。
小儿推拿效奇特,不使用药物,又能够起到用药的作用,有时比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无不良反应,又可免除患儿打针服药之痛苦。
小儿推拿疗法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预防疾病,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健脑益智。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小儿推拿操作简单,不需要药品及医疗设备,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易学易懂,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2、见效快、疗效高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3、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理疗手法,避免了使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5、治病去根,不易复发疾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涉及脏腑或气血功能下降。小儿推拿根据中医基本理论,针对病因,通过手法施术,加强气血循环,恢复脏腑功能,所以能达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对于身体虚弱者,还可以大大提高免疫功能及健康素质。
6、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其他疗法孩子都要遭受痛苦,就是服药,孩子也难以接受。应用小儿推拿,孩子不会有任何痛苦,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能够消除孩子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7、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小儿推拿除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经常运用小儿保健按摩,可以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非常适用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