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30 10:06 来源:网友分享
啃咬。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疼痛。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易怒。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不眠。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易怒。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1、牙胶用起来
出牙期的宝宝很喜欢咬东西,有时候还会咬人,为了避免宝宝抓咬不卫生不安全的物品,此时妈妈们必须要为宝宝添置牙胶,牙胶多数是由硅胶制成,除了舒缓宝宝出牙时的不适感、增加安全感,还可以锻炼宝宝嚼、咬的动作,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成长。
2、口水巾不能少
出牙齿期的宝宝还喜欢流口水,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出牙的时候刺激了牙龈神经,引起了唾液腺分泌的增加,加上年幼的宝宝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口水自然会嘀嗒的流下,这时候给宝宝准备口水巾或者是围兜,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状况。在选购方面记住一定要选择透气、柔软、最重要的是吸水性超强的产品。
3、口腔清洁很重要
宝宝的牙齿快要萌出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每次喂食后,将宝宝抱住,让他头稍微后仰,然后将消毒纱布缠绕在食指上,再蘸上温白开水,将他的舌头及牙龈处的食物残渣擦拭干净。等宝宝长出牙后,就要帮他刷牙了,并让他慢慢学会自己刷牙,刷牙的时候,牙齿的里面、外面、咬合面要依次清洁干净,以有效清除牙齿及牙龈处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为预防龋齿打好基础。在牙刷的选择上,可以选用较软的儿童牙刷,有两排毛束,每排4~6束软毛为宜,每次用完后,应将牙刷甩干水分,毛束朝上,放在通风干燥处,以保持洁净。
小儿正常出牙顺序是这样的,先出下面的二对正中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紧贴中切齿的侧切牙,而后是下面的侧切牙。小儿到1岁时一般能出这八颗乳牙。
1岁之后,再出下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再出上面的尖牙,最后是下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和上面的一对第二乳磨牙,共20颗乳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2.5岁。如果小儿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可能会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严重感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也会出牙迟缓。
有的宝宝1岁时才长出第一颗牙,家长不用担心,也不用和别的孩子比较。但是如果超过1岁半,孩子还没有长第一颗牙,建议到牙科检查。
乳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6-8个月,也有早到4个月或晚到12个月出牙的宝宝,均属正常现象。出牙早晚有个体差异,开始出牙的年龄与家族遗传有关。
患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牙也会晚。如果宝宝从出生2周开始每天服用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出牙晚不能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引起的。如果宝宝没有服用维生素D,应当尽快按每天400国际单位的剂量服用。
健康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四到六个月就开始出牙。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才长不出来。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剂,并且加量地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往往有损孩子的健康。仅仅根据小儿出牙时间的早晚,并不能断定是否缺钙。
如果宝宝身体健康没有其他毛病,晚到1周岁时出第1颗乳牙,仍可以认为属于正常生理范围。此外,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不少家长一直在给孩子补钙,但孩子还是缺钙,这就是吸收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只要注意喂养,合理又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多晒太阳,婴儿的牙齿会自然长出来的。
即使是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家长擅自给婴儿大量服用鱼肝油、维生素D、注射钙剂,很容易引起中毒,给孩子带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