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12:53 来源:网友分享
民生之“生”,既包括物质需求,也蕴含精神特征。自上而下搞民生工作的时候,如果只是以工程、项目的形式拢在一起,容易偏重政策的实惠,忽视个人的感受。因此,在落实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要发现并尊重人的价值,心里得有个大写的“人”字。
前不久,我到东营下边的垦利县调研医改工作,碰见患血友病40多年的村民赵寿元,他每年都要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平均花费2万元。去年开始,东营在山东率先整合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他的报销比率从30%提高到70%,负担大为减轻。为了帮助赵寿元这样的弱势群体,防止他们大病致贫、因病返贫,东营设立了总额达1000万元的城乡居民大额医疗补助资金。
当然,像医改这样的系统性问题,并非单纯提高投入就能见效,但只要有可能,我们就顺着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和尊严的方向去改善整个系统。比如,东营是山东首个在市级范围内所有公立医院取消全部药品加成的市。2013年,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4.2%。东营很早就开始探索“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既杜绝医院往外推病人,也防止群众一时困难看不上病。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累计垫付医疗费用1.3亿元。此外,我们实施了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改扩建工程,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一刻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这些政策指向,都是让医疗资源覆盖更广泛、让群众看病更方便,不用再拖着病体排长队,遇到医生塞红包。
在公共政策尤其是民生政策中彰显人的价值,不能只有“顶层设计”,也不能只盯着“政策末端”,更要唤醒“中间环节”的责任意识和内在价值。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成为医改的关键,是因为群众实惠和医院发展、医生价值绑定在一起。我们加大投入破除以药补医,当然是为了降低群众医疗费用,也有一个更长远的考虑,就是挖掘医生的技术服务价值,让医生凭本事吃饭、医院靠服务赚钱。为此,我们在加大医院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打破身份界限,实行同工同酬、竞争上岗,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更重要的一个经验是,要注重塑造相关机构的“管理价值”,而不是简单视他们为改革对象。除了明确卫生部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医院各自职权范围,理顺医院中理事会、院领导班子、监事会的治理结构,东营还往前走了一步,建立了卫生、财政、人社、物价等部门配套联动的监管机制,进行详细清查与核算,确定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的财政补助数额,有效保障了医改各项措施的落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惠民生就是要实打实,不舍得投入,理念再合理也白搭。去年,东营市民生建设总支出达115亿元,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但是,我们认为,在民生建设上,最重要的,不仅是把更多钱花在百姓身上、投到更合理的地方,还在于如何发掘各个层面的人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