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广东人不知老火靓汤和凉茶等饮食可能导致肾病

2017-05-26 16:38 来源:网友分享

  老火靓汤、凉茶等可谓广东饮食的金字招牌,但汤茶虽好,喝多反倒可能伤身,尤其可能对肾脏造成影响。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东慢性肾病发病率达12.1%,高于北京的11.3%,也高于全国的11%。令人担心的是,仅有9.3%的患者自知患病,超九成人是“隐形”肾脏病人。除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传统危险因素外,广东慢性肾病高发还与当地的饮食特点及气候等相关。其中最可能导致肾病高发的因素,便是老火靓汤、海鲜等高嘌呤饮食。
  饭前喝汤几乎是每个广东人的习惯。但《2009年广州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提醒广东居民,老火靓汤久熬并不养生。首先,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但炖煮时间过长,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易引发高尿酸血症等。尿酸高除了会引发痛风外,还可能伤肾。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过量的尿酸形成结晶,会沉积在肾脏,阻塞肾小管,引起尿酸性肾结石,表现为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可怕的是,相当多的患者没有症状,直到出现肾衰竭时才发现。其次,老火靓汤多以鸡、鸭、猪骨、猪肺等为主料,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也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喝汤对肾脏的损伤更大,所以岁数大的人不要过分追求喝汤补身子的做法。最后,如果汤中加入绿色蔬菜,钾和草酸盐的含量会增高,也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广东临海,夜生活丰富,在广州,到了凌晨一两点,街上的大排档仍然灯火通明,人们喝着啤酒,吃着生蚝、扇贝等海鲜。海鲜加啤酒可谓是“高尿酸组合”,会增加肾结石风险,导致慢性肾病发生。
  广东气候炎热、潮湿,人们经常穿着短袖过春节,四五月份时甚至满墙都是水珠。从中医角度讲,湿热是肾病发生、发展、迁延反复的重要因素。天气热出汗多,尿液浓缩,容易产生结石,损害肾脏。
  凉茶虽好,但一方面,有些凉茶里可能含有朱砂莲之类的中药,长期喝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另一方面,有事没事就喝凉茶,苦寒伤气伤阴,也伤肾。
  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早期的慢性肾病患者几乎无任何生理上的改变,导致多数人到医院就医时已是晚期。因此,建议广东居民在体检中增加尿常规检查,以期尽早发现病情。通常,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或夜尿增多,都可能是慢性肾病的预警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另外,建议广东人对喝汤、喝凉茶等传统饮食习惯稍做些改变:第一,有慢性肾病者或老年人,最好不喝老火靓汤;普通人也不要天天喝,可以一周喝1~2次。煲汤的材料要经常换,煲肉类汤1个小时左右即可,最长也不要超过2个小时。第二,汤中加中药,最好请教中医师,量体裁衣。比如已经出现舌苔黄腻等湿热体征,就不要随意加枸杞、党参、黄芪等药物。第三,出现上火、感冒等症状可以喝凉茶,但最好不要超过3天,也不要有事没事就喝,以免伤身。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肾病

挂号科室:内科、肾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侯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全身水肿。本病在小儿肾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可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先天性肾病三型。小儿以单纯性肾病最为多见,约占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80%以上,此型发病年龄多在2-7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肥胖人群、高血压人群、劳累人群、反复感染患者 常见症状: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尿失禁、腰痛(肾绞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透析治疗、手术治疗

饮食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