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09:10 来源:网友分享
准妈们生产完后,看见可爱的小宝宝就很高兴,但是不能因为高兴而忽略自身的身体状况,生育完的妈妈体质也不如从前,如果不好好护理,不仅影响自己,还会连累到宝宝,所以正确护理好妈咪们的身体是很重要的。
在产后每天必须做好一下3个简单护理:
保持会阴清洁
产后擦洗会阴每天至少2次,大便后加洗1次。 用棉球蘸无菌清水或生理盐水,先擦阴阜及两侧阴唇,最好擦肛门,不可由肛门开始向前擦,擦洗后换上消毒的会阴垫。月经带和内衣裤也应该勤换洗,并在日光下暴晒达到杀菌目的。躺卧时,应卧向伤口的对侧,如会阴伤口在左侧,应向右侧卧,以防恶露流入伤口,增加感染机会。
洗澡
产后汗腺活跃,产妇大量出汗,乳房淌奶,阴道又有恶露排泄,全身发粘,需要比平时更讲究卫生,医生认为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24小时即可开始洗澡。产后应当洗淋浴,水温34°~35°,室温最好26°。浴后迅速用毛巾擦干,防止受凉,洗浴次数可按季节安排,一般是每周2~3次,产后一个月内禁止盆浴。
刷牙
分娩后坐月子营养补充多,三餐之外还加点心,食物残留牙缝中的机会增多,经细菌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面,可产生龋齿或其他牙病。
对于一些刚刚生过宝宝的妈妈来说很多妈妈都会在生完宝宝后进行身体的清洁工作。但是因为产后身体比较虚弱并且在分娩时医生会因为帮助生产会在阴部操作。所以产后清洗下身一定要非常注意。下面就是一些产后清洗下身需要注意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分娩时,由于胎儿压迫会阴部,以及医生助产时在会阴部的操作,产后会阴部常会发生充血和水肿,有的可能还有程度不同的会阴部撕裂的伤或有会阴侧切的伤口。另外,由于产后阴道内不断有恶露排出,所以,若不注意加强会阴部的清洗和护理,常易引起会阴部以致生殖系统的感染。
1、新妈妈在产后因阴道受到损伤,在医院内的前3天,每天均有护士清洁外阴,必要时可以自己增加清洁的次数,回家后自己即可每天1-2次清洗外阴,使用温水,清洗顺序应该从前往后,保持外阴的清洁,可以防止产褥期感染
2、新妈妈产后清洗阴部不能使用碱性肥皂,应尽量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婴儿浴皂,新妈妈自身免疫平衡不稳定,碱性物质很容易破坏阴部弱酸性环境的灭菌“护阴”作用
3、每天要用温水勤冲洗会阴部,尤其每次便后更要用新洁尔灭消毒棉擦试冲洗外阴,切忌由后向前擦,应该由前向后。
1.保持会阴清洁,进行特殊护理;
1)恶露可持续6~8周。在产后前几天里,红色恶露较多,且在喂奶及排便时,恶露常常增多。在产后10天内,恶露减少并且颜色变成淡粉色或铁锈色。在以后的几周内,恶变成淡黄色、白色或黄褐色。
2)为减轻疼痛,加快伤口愈合并防止感染,可对会阴部进行特殊护理;
●每4~6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以保持会阴部舒适。
●每次大小便后,用清洗液(最好用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自会阴向肛门部冲洗清洁会阴部,保持会阴清洁,注意清洗或擦洗方向是由前向是后。
●勤换会阴垫及内裤,内裤最好纯棉宽松贴身的。换下的内裤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
2 缓解会阴疼痛:
冷敷。分娩后立即用冰袋冷敷会阴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在产后24小时内每几小时冷敷一次。
在生产过程不免会阴会受伤,多数顺产妈妈都会遭遇会阴侧切。会阴伤口经常与产后恶露、大便、小便做伴,产后会阴的护理显得极其重要,只要产后护理得当,就不会发生感染。
保持私处清洁所谓的保持私处清洁,一方面需要新妈妈勤换护垫及内衣裤,另一方面也需要新妈妈每天都对私处进行清洗。大小便后,用清水冲洗会阴,每天用0.1%的苯扎溴铵溶液擦洗外阴,至少每天一次,直至会阴伤口拆线。
采取坐卧姿势产后,应向会阴伤口的对侧保持卧位或坐位,可使产后恶露尽量不侵及伤口,还可改善局部伤口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浸泡会阴来缓解不适对于会阴伤口局部有肿胀、硬结的新妈妈,在分娩10天后恶露量已明显减少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会阴15分钟,每天两次,促进会阴伤口愈合、消肿,缓解局部肿胀不适。
饮食也须多注意新妈妈术后1周内,最好进食少渣饮食,如牛奶、藕粉、蛋汤、米汤、稀粥等半流质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便秘时,多吃些香蕉有利于通便。此外,饮食上还应注意补充蛋、瘦肉,促进伤口修复;多吃新鲜青菜和水果,多喝猪蹄汤等汤饮,除细粮外应吃些粗粮。
湿敷外阴外阴伤口肿胀疼痛时,可用医用酒精纱布或50%硫酸镁湿敷外阴。积极预防感染当新妈妈的会阴伤口明显疼痛或出现异常分泌物时,应警惕伤口是否感染,必要时请医生检查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