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 11:28 来源:网友分享
疝气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4%左右,一般多见于男宝宝,早产儿发生疝气的几率更高。为了给疝气患儿制定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首先需要明确小儿疝气的病因。
在妊娠期,胚胎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但有些孩子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有些男孩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有些孩子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此外,中医认为疝气的形成和患儿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孩子发育不健全或由于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除了先天原因外,一些后天因素,如孩子咳嗽、打喷嚏、啼哭或排便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等原因都会引起小儿疝气。
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脐部有一个向外突出的核桃般大小的球形肿物,肿物柔软且顶端有瘢痕,这就是脐疝,是由于疝气造成的。小儿疝气的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小儿疝气的发作时间可能在出生后几天或几个月,甚至有些孩子在4、5岁之后也会发病。
2、小儿疝气一般是由于用力咳嗽、排便、排尿、哭闹、剧烈运动等引起,孩子的腹股沟有突出块状肿物,肿物在用手按压、孩子安静时或平躺睡觉时就会消失或忽隐忽现。
3、孩子的肿块摸起来很柔软,在按压肿块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这多是由于小肠脱出造成的,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也可能会脱出导致脐疝。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孩子还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若疝气严重会导致孩子行动不便。
4、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5、小儿疝气如果久拖不治疗就有有可能出现嵌顿疝,一旦出现嵌顿疝就容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小儿疝气复发性强,病情严重的话要通过手术手段进行治疗。因此,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疝气症状,需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病情。
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疝气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就医治疗。在临床上一般通过以下项目进行小儿疝气的检查:
1、对无合并症的脐疝患儿以检查心电图、肝功能检查为主;。
2、对合并有肺部腹部其他疾病而诊断未明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和血肌酐、血尿素氮(BUN)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在门诊检查怀疑宝宝有疝气时,可让患儿站立或吹气球,模拟腹压增加的状态,如在腹股沟看到鼓起肿块,则可能有疝气。若婴幼儿无法配合时,可平躺于检查台上,故意让婴幼儿哭泣或用力,再仔细触摸阴囊或腹股沟区域,若有疝气囊存在,会有丝质手套互相摩擦的感觉。
患儿若有阴囊水肿则可摸到一固定的水囊,若用手电筒照此水肿囊块,呈透明状。绝大部分的腹股沟疝气触诊就可明确,如果要和睾丸肿瘤、静脉曲张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可安排超声波检查。
男宝宝因在胚胎期间右侧睾丸下降较晚,因此伴随的腹膜鞘状突较易产生未闭合现象,所以无论疝气或隐睾症的发生率都是右侧多于左侧,右侧、左侧、双侧的比例约为6:3:1。女宝宝疝气发生率低于男宝宝,但两侧都发生疝气的比例高于男宝宝。
建议家长带患儿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若检查后确诊了患儿病情,则需要结合患儿身体情况咨询医生意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一般针对直径小于1.5cm的较小的脐疝,这些脐疝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小儿疝气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
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孩子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胶布粘贴法: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2、手术治疗:
若患儿已满2岁但小儿疝气尚未痊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通过以上手段均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咨询医生意见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