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18:05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出现可复性疝气特点,即:当宝宝平卧时肿物则自动消失;但随着腹内压力的不断升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尽量让宝宝保持平卧姿势,家长们可以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
(二)小儿哭闹是小儿疝气的最常见的表现。专家指出,小儿疝气的发病年龄一般在一岁左右,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只是会弄哭闹来表示。
(三)便秘、咳嗽、感冒等疾病的发生。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小儿疝气发生时,长时间的咳嗽、便秘,就会使腹部出现时进时出的肿块,这就是小儿疝气最主要的表现。
(四)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五)小儿疝气久拖不治就会出现嵌顿的情况。其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疝气手法复位:适于早期(3-5小时以内)的嵌顿疝,局部压痛不明显,估计尚未形成绞窄,可试行复位。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疝气患者必须平躺,头底脚高位。嘱病人尽可能放松、深呼吸。
2、热毛巾敷于包块处。
3、右手托起阴囊,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
4、如疝气仍无法回纳,需到临近的医院根据需要注射松弛疝环口的药物后再进行还纳。
5、如果疝气嵌顿时间过长,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手术,疝气嵌顿不得超过24小时,否则小肠容易缺血坏死、危及生命。
小儿疝气手术: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小儿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是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鞘状突因睾丸或子宫圆韧带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内闭合。新生儿和半岁以内的婴儿鞘状突多未完全闭合,但鞘状突未闭合并非都形成疝,如果婴儿腹壁不够强健,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其他情况如: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会促使疝的形成。右侧睾丸下降一般比左侧晚,鞘状突闭合时间也长,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左侧多见,单侧比双侧多见。
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脐环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随胎儿成长而持续收缩,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cm,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脐环继续缩小直到最终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同时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
小儿疝气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父母监护人要辅助做好小儿疝气的护理工作,尤其是疝气患儿经过手术治疗的话,术后小儿疝气的护理更加重要。
小儿疝气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小,故孩子疝气是不能拖延的,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很危险,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甚至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小儿疝气的护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复发,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疝气治疗三分治疗,七分预防。
小儿疝气手术后护理工作如果做不好就会使小儿增加无谓的痛苦,增加了疝气复发的可能性,对孩子的身体及心里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术后护理工作不容忽视。首先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其次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第三要给孩子多吃有营养的东西,促进腹壁发育。最后小儿疝气的护理还要注意,多吃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更多>>